第86章 经济危机(第1页)
这几次看诊和开药的钱,已经用定金抵扣了,梁崇不用再出一笔。
不过等到后面,定金的钱扣完之后,就要按照吃药和涂药的次数来付了。
梁崇按照陈大夫的要求,每七天去回春堂喝一次药,虽然嗓子没有很明显的变化,反而受了不少罪,不过她还是兢兢业业,从不敢缺席。
梁崇很早就明白一个道理,要充分相信你的队友,专业的事情就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她们这些外行照办就行。
与此同时,营州城里也传开了一个消息。
回春堂请来了两个有名的神医,会在营州城停留几个月的时间,停留期间,身上有疑难杂症的,都可以去问诊。
两位神医的收费相对于黄大夫来说,要贵一些。
不过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他俩还会在回春堂开一次义诊,若是贫苦人家去看,诊费分文不取,条件好些的,收费也会比平时更低一些。
就连萨仁大婶这样从来不出村的人都听说了。
还特意来梁崇家给她说了一下,让她抓紧机会去回春堂看看,说不定能治她的嗓子。
得知其中一个神医就是帮梁崇治嗓子的那个之后,更是开心不已。
说要趁着下月初一义诊那天,早早的去排队,把身上的老疾老病看一下。
神医连梁崇的嗓子都能治好,估计她身上的病更是不在话下。
每次去回春堂喝药的时候,陈大夫都会给梁崇擦一遍嗓子里的药。
梁崇现在也算是摸清规律了,红色的应该是破坏声道的药物,所以擦了之后会有灼烧的感觉。
绿色的应该是修复的药物,被破坏的组织再生的时候,喉咙就会痒。
绿色的擦上去虽然不疼,但也非常折磨人。
梁崇说不上哪个药膏更好,因为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擦上去之后的两天内,不能吃任何东西。
后面几天,倒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吃,就看自己忍不忍得了痛了。
梁崇当然忍不了,一般都是吃一些流食。
陈大夫嘱咐,上药的前几个月不能进行大的体力劳动,所以开始治病这段时间以来,梁崇只在家里管理一下田地上的作物,并没有进山。
不然七八月份正是山货大面积成熟的季节,是赚钱的好时机。
村里的麦子早就已经开始收割了,金黄的麦子铺满了整个晒场,阳光洒下来时,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就好似满地的黄金一样。
梁崇的水稻和玉米却要等到九月底或十月份的时候才能收割。
因为大夫的嘱托,梁崇今年没有去跟萨仁大婶一家收麦。
且她还趁着八月份农忙结束,雇人在新买的那两亩地上盖起了暖房。
当时陈大夫的信一来,梁崇就做好了打算,今年要种植四亩羊肚菌。
随即便去找里正再买了两亩地。
价格还是四两银子一亩,共花了梁崇八两银子。
整个夏天卖蜈蚣和蝎子的钱,加上一些赶山的收获,再减去买地的钱,现在梁崇家里还剩二百一十五两银子。
但这个钱不能全部用来治病,要先除去盖暖房和羊肚菌菌种、营养包等的费用,大概需要三十三两。
也就是说,梁崇只有一百八十二两银子可以动用。
还没有算上日常的花销以及农忙时和冬日里雇人的钱。
按现在的收费来看,每个月大概要花出去五十两银子的治病钱,到后面可能会便宜一些。
梁崇手里的这些钱,最多能支撑她用到十一月份。
那个时候,羊肚菌的货款还没有下来。
只能先去找萨仁大婶她们借点,周转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