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白富美六零年代创业史by诵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29树洞(第2页)

她早已视校嘉华为莫逆之交,对她的家庭状况也有所了解。

一个双十年华的好姑娘,丈夫是入赘的,成分不太好,还养着两个过继来的儿子,怎么看都是老天不公。

“你丈夫是军人,不太好离婚。干脆来我五星厂,位置待遇随便挑。至于孩子,反正不是亲生的,真不养,你爹娘还能为难你”

真是三句话不离挖墙角

校嘉华没兴趣当厂工,也没兴趣闹离婚,毕竟,她还没撩到白恪言,离婚不就亏了吗

两个拖油瓶,更不是束缚她的理由。

黄新萍现在看重她,更多是出于利益。一旦合作伙伴变成上下级,她们未必还有闲情逸致,像现在这样,面对面聊天饮茶。

一个人的格局有限,只能随着阅历和境遇改变。

时局还不允许“先富带动后富”

,校嘉华只能顺势,先在小镇混吃等死。

“黄姐,不管怎样,谢谢您的好意,有项目再聊。”

校嘉华取出饭盒,把没有碰的鱼和肉单独打包,离开了国营饭店。

意外的是,这天中午,没人对大鱼大肉感兴趣,大家都围着闹着,看最新一期的先进日报。

于小莲大声读着报纸,文章花式夸奖了徐采购,还介绍了镇供销社的经营状况。

校嘉华挤进去瞄了一眼,差点吐血三升。

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她的照片也出现在报纸插图里了

徐采购知道她的忌讳,立即解释“社长你放心,文章没有提你名字,只用了一张室内场景照。你应该是误入的”

校嘉华仔细看了看,确实,照片主体是琳琅满目的货架,在柜台里核账的她,只有一个侧影。

摄影师的技术实在不敢恭维,没有s就算了,画面全是黑白,连她百分之一的美貌都没有拍出来。

顶着乱糟糟的丸子头,绿军装的袖口也有些皱,正是她平时忘我工作时,不修边幅的样子。

心塞

趁着午休时间,校嘉华实在忍不住,给白恪言写了一封信。

上个月她写信,告诉白恪言两家供销社的电话,还说了不少工作方面的事,俨然把他当做倾诉的树洞。

白恪言迟迟没有回信,就连津贴,也是由单位转寄过来。校嘉华知道,他在基地要保密,并不介意这些。

谁会指望树洞回复呢。

这次在信里,她聊了一些家长里短,比如大嫂生女、报社采访等等。可惜照片过于原生态,她想了想,还是不要邮寄报纸了。

信尾照例写着家中一切安好,勿念,勿回。

白恪言虽然在做科研,但在军工挂职,更多算是军人。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

对一名军嫂而言,很多时候,丈夫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寄信的时候,校嘉华多寄了几块药皂,让他用不完可以送战友。

实现香皂自由的家庭,就是这么豪横

这封信寄出没几天,供销社一直好事连连。

先进日报的名人效应起了作用,供销社变成了一个网红打卡点,不少群众慕名而来,找徐采购签名,交流工作心得。

校嘉华看在眼里,无比庆幸当初的决定。

顾客多得站不下,校嘉华向刘镇长申请,扩充了供销社的门面,还增加岗位,招聘了两个年轻的营业员。

两名新社员,一个叫左小军,刚满十八岁,是工农兵高中毕业生。

小左同志初入社会,人勤快、嘴巴甜,抢着干重活。进来没几天,就成了妇女之友,和几个姐姐相处得很愉快。

另一位名叫罗淑芝,三十多岁,是煤厂的下岗会计。她第四个孩子刚断奶,无比渴求这份工作。

考虑到罗淑芝的生活压力,校嘉华让她跟着徐采购,做一些财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