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国师爆红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5页(第1页)

楚霁枫:论脸皮厚度,是在下输了。

但她也更加相信了叶绪是真想和她合作,不然怎么会主动透露这些?那不是擎等着被合作方猜忌嘛。

这证明叶绪这次是真的坦坦荡荡,没有歪心思。

作者有话说:

被利用个彻底的墨北:你们礼貌吗?

成功忽悠了楚霁枫加入合作联盟,叶绪又叮嘱了两句让她别在墨北跟前露馅。叶绪之前和墨北说的是自己是楚霁枫的人,要是墨北知道他其实不是,肯定要炸毛。

倒不是哄不好,就是哄起来太麻烦了。反正这个真相知不知道不重要,就继续瞒着吧。

除此之外,叶绪还得象征性地问一些镇北军的情况,用来跟老皇帝交差。毕竟他光明正大进入了将军府,要是什么都没打探出来,那也太没用了。

楚霁枫想了想:“可以告诉你一些无关紧要的数据,正好你只在这边待了一小段时间,真要打探出什么机密也不现实。”

叶绪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

最终,叶绪拿着几份可有可无的数据离开了将军府。等坐马车出了镇北军地界之后,他就以国师的名义派人给京城的皇帝送信,把这几份数据交过去。

除此之外,叶绪还附带上了自己的一条猜测。

开玩笑,他和楚霁枫又不是真的盟友。现在只是利用楚霁枫对付朝堂上的各方势力而已,以后迟早要开战的,所以稍微搞点小动作理所当然。

只要最后自己这边能稳住局面,那么现在坑盟友一把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所以当夜皇帝接到了国师命人快马加鞭送来的信件,拆开一看,信件末尾提到了一句:据儿臣观察,镇北军恐有粮草不足之患。

朝廷自从取消粮饷的供应之后,就一直在等镇北军没粮服软。奈何楚将军头铁还有本事,愣是找到办法买粮,目前看上去似乎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困扰。

朝中各方都被他们做出的不缺粮假象给糊弄过去了,正在商议要用别的什么办法钳制镇北军。叶绪这个消息一送来,顿时给他们打了一剂强心针。

皇帝连夜召集重臣入宫开会,分享了这一则消息。

户部尚书眼前一亮,上前拱手道:“陛下,既然如此,我等可以下令将通商令限制得更严一些!”

他们之前就在做这样的事情,努力阻拦商人偷渡粮草去北边。但是那些商人不知贿赂了哪方势力,粮草依然神不知鬼不觉被送了出去。

可是不下限制也不行,放开了任由他们通商的话,局面只会越发不利。

朝廷这边的态度就是保持限制状态,能钳制一点是一点。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想新的法子折腾镇北军。

之所以没有在先前就选择继续收紧限制令,是因为不太清楚镇北军那边的情况。收紧限制相当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万一镇北军粮草充足,那他们岂不是连杀敌一千都达不到,纯粹送人头吗?

可是如今有了探子传来的准话,情况就不一样了。镇北军如今显然捉襟见肘,任何一点打压对它来说都会造成很大的反应,此时不出手更待何时?

其余五部尚书对视一眼,纷纷点头,认可了户部尚书的说法。

户部尚书和吏部尚书是忠于皇帝的纯臣,思皇帝之所思,想皇帝之所想。为了保住皇帝的权势,自然愿意舍小逐大,不在乎那点子负面影响。

工部尚书、礼部尚书和刑部尚书私底下是其他皇子的人,没往北地伸手,限制令影响不到他们。虽然看出了这么做的弊端,想了想己方独善其身,干脆也不开口阻拦。

唯有兵部尚书觉得不太妥,原本想劝谏的。万一把镇北军逼狠了,一不做二不休,立刻撕破脸皮开战,局面可能会一发不可收拾。

但是在他开口之前,侍奉在老皇帝身边端茶倒水的小太监就给了他一个眼神,他便心领神会地闭嘴了。

小太监是长公主阵营的人,兵部尚书也是。既然对方隐晦提醒他不要阻拦,那说明这件事是国师或者长公主殿下授意的。

兵部尚书之所以阻拦,本就是担心现在就掀起战乱,前朝势力没办法在事后成功坐收渔利接手朝堂。好歹得让各方势力互相消磨一阵,都把有生力量打没了再开战不是?

现在看来,短期内应该是打不起来的。

兵部尚书若有所思,意识到自己对北地局势了解还不够充足。北地那边应该还有别的底牌没亮出来,所以才能在面对越发严苛的限商令下依然按兵不动。

事实证明,叶绪的判断没错,楚霁枫发现限商令收紧之后并没有决定就此破釜沉舟。

一方面是游戏还没进入后期,目前处在中期发展阶段,玩家们都没成长起来,哪有这个时候就开展最终对决的。

另一方面则是,限商令更改后送入北地的粮食并没有减少,只是价格又提升了许多而已。

镇北军并不缺钱,他们一直缺的就是现成的粮食。提价他们不怕,就怕粮食运不进来。

不过提价也不是完全没有副作用的,谁让她手里的钱大部分都是商贾为了从龙之功送来的呢?这是先期投资,以后是要连本带利还回去的,现在每多浪费一些,回头还账的时候就要多付出点利息。

当然,这个“还账”

不是真的还钱。商人不缺钱,他们缺的是其他一些东西。比如官身和爵位、后代的荫封、日后行商时更大的政策优惠力度等等。

楚霁枫目前陷入了一个怪圈,但她自己还没有意识到,因为打仗她还算擅长,商政却是她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