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问清如许番外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9章(第1页)

这时候请唐清悦做个专业讲座是再有用不过的方法。以往镇里也没少开展此类宣传活动,更是请过许多知名专家到村里讲授养殖技术,但养殖户们文化水平不高,也就听个热闹,甚至有村民大骂忽悠人,要是专家能养的好,早就自己开养殖厂发财去了,哪里用得着到处做讲座挣钱。

但唐清悦和这些专家都不同,她不仅真的懂技术,还能言传身教,是摆在瓯水镇养殖户们眼前活生生的例子,很容易让人信服。

冯镇长在厂里等到唐清悦后,没讲一些冠冕堂皇的话,直说道:“小唐,我们这次是公益活动。”

唐清悦立刻明白他这话的意思是让她也“公益”

一回,镇政府不会给她付费。

“跃门苗厂能参与政府的公益活动是荣幸,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带动地方经济也是我从事水产养殖业以来,一直想做却没能做成的事。”

唐清悦这话听起来很官方,但她也是打心眼里这么想,“镇长您对这次讲座内容有什么需求尽管说,能做到的我一定尽力。”

冯镇长没想到唐清悦的态度这么积极,他也就没客气,直接说了需求:“这次讲座就说说石斑鱼养殖技术,各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这个大家伙都感兴趣。但光讲不行,没几个人能记住,我们打算做个简单的养殖手册,内容不用多,十几页就够,也尽量少些专业术语,就写大白话,不然养殖户看不懂。小唐,你这边时间方便吗?”

类似的养殖手册唐清悦以往做过不少,很有经验,因此她没有犹豫,爽快地答应下来:“没问题,我大概一周时间就能完成初稿。”

答应得快,做起来却不容易。尽管第一批鱼苗售出部分后,苗厂经营也算步入正轨,唐清悦能抽出空做一些养殖车间以外的事情,但前提是她把除去睡觉的时间全部投入到工作中。

又接着忙了四五天,在和余林屹一周没见面,超过四十八小时没联系后,他终于按耐不住发出邀请。

“周末有空吗,去雁罗山踏青?”

余林屹一大早发来语音,他似乎刚睡醒,声音带着沙哑。

唐清悦却觉得很性感,她从被窝里探出头,又听了一遍这句话。正好前一天刚把讲座的前期准备工作安排好,能休息两天,她回道:“男朋友邀请,没空也得有空啊。”

周日一早,两人安排好工作,刚驾车刚到雁罗山脚下,就看见一大群戴着小红帽的夕阳红旅游团堵在检票口,年轻导游举着一面随风飘扬的大旗子,拿着小蜜蜂扯嗓子喊:“叔叔阿姨们,这里就是温城最著名的景点雁罗山。雁罗山是国内十大名山之一,位于温城北面,以飞瀑流泉、奇峰怪石著称……”

余林屹拐进停车场找车位,唐清悦率先在门口下车,站在景区入口津津有味地听着导游介绍。

余林屹很快就停好车走出来,在背后轻轻拍了拍她的鸭舌帽沿。唐清悦下意识转头看去,余林屹套着一件暗灰色冲锋衣,胳膊上还挂着一件同款浅灰色。唐清悦只穿着短袖,自然地展开双手让余林屹帮她套上。

“刚好。”

余林屹替她拉上拉链,一颗颗扣子按好。

唐清悦插着口袋低头看他的发顶,还伸手揉了揉,“你怎么知道我的尺码?”

“855?100斤?”

“155,102斤!答错了,扣十分。”

余林屹揽着她的腰往大部队的方向走,低头在她耳边轻声说:“你要给我测量的机会。”

说完还吻了下她毛茸茸的耳鬓。

唐清悦侧头躲避他的唇,好笑地问:“这么不正经的话是白天能说的吗?”

她转头看向景区入口处的台阶,盘旋向上望不到头,又叹了口气,拖着尾音问身边的人,“余林屹,你知道我上一次运动是什么时候吗?”

“我想应该不是昨晚。”

他今天特别放松,连说话都少了顾忌。唐清悦仰头看见他轮廓分明的侧脸和嘴角隐隐的笑意,没忍住笑骂道:“余老板,注意言行,你在我心中的形象破灭了啊。”

余林屹还真清了清嗓子,正经地说:“体力这么差不行,今天锻炼一下,争取日落前到山顶。”

唐清悦拿到景区路线图时,就知道余林屹的话只是恐吓她。雁罗山海拔一千出头,其中还设了缆车,最快登顶只需要四十分钟,全程靠腿至多也就四个小时。

余林屹订了一家临近山顶的度假酒店,想带着唐清悦小住一晚,看完明早的日出后再回去。因此他们不必着急,一群人站在缆车口排队时,两人牵着手慢慢往山路那头走。

刚开始唐清悦还会笑着边走边聊,后面她就渐渐笑不出来了,甚至累得说不出话。

周围风吹树叶发出不规律的沙沙声,偶尔还能听见流水拍打岩石的清脆声响。几十年前人工修建的山路台阶被包裹在一片绿色之中,破碎却坚固,缝隙中还有几株草冒出头,暗示着泥土之下的生命力。

唐清悦一块一块往上踩,脚步越来越慢,她第一次觉得春日的阳光也这么毒辣,把人晒得像一块正在流失水分的海绵,喘不过气,手脚软绵。

“不…不行了,”

她按住一块长满青苔的大石头,挑选一处相对干净的地方一屁股坐下,摆着手喘着气说:“我休息…五分钟,哦不,十分钟。”

余林屹拧开瓶盖给她递矿泉水,又抬手看了看表,笑着说:“不到一小时,已经休息三次了。”

唐清悦仰头向光,眯着眼睛问他:“你一点都不累吗?”

“这座山我爬过十几次。”

余林屹半蹲下,抬手帮她摘掉帽子扇风,又捋了捋她额前汗湿的碎发,“第一次来是幼儿园的春游,当时还没有缆车,老师带着一群小朋友只爬到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