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第144章(第4页)
玉录玳脸色更差。
她实在心疼乌希哈,转向成衮扎布,“当初皇阿玛就不该同意这门婚事,你说会对乌希哈好,除了头两年还像点样子,哪儿做到了”
成衮扎布快两米的大个子,被玉录玳说得抬不起头来,“大公主,我”
“你闭嘴”
玉录玳没想听他解释,又对乌希哈道,“乌希哈你自己来说,你要是不愿意去,我去跟皇阿玛开口,让他下旨给你换个额驸。”
乌希哈刚张口,玉录玳郑重道“你想好了再说,咱们在京城还有铺子厂子,你那什么数理化生的册子,皇弟们也只搞懂了一半,你就不管了”
“我还记得,你十岁出头的时候,就知道劝我,说女人出嫁后不非得相夫教子,尤其是咱们深居高位,大可用好手中权势做一番事业,这么多年,我们姐妹妯娌一直是这般做的,现在,你要为了他把这些都抛下了吗”
成衮扎布听得满脸复杂。
乌希哈只是轻笑,“京中诸事,我相信没有我在边上瞎出主意,大姐姐和皇兄弟弟们会做好的,至于我随布布回漠北,亦并非只想与他夫妻相随。”
“恪靖姑姑年初身故,姑父亦伤心病重,才上书请额祈葛和布布回喀尔喀部主持大局。我婚后与恪静姑姑一直有通信,姑姑生前留书予我,她希望我能去接她的政务,和布布夫妻同心,守好漠北千万顷领土和喀尔喀部十几万族人。”
同样内容的折子,恪静公主病重时也上奏御前。
喀尔喀部和朝廷都需要有人来接手漠北内政,乌希哈的身份、心性、能力都最合适。
这不是一个小担子。
成衮扎布迟早是要回漠北的,乌希哈也会跟着他回去,这点四爷当初赐婚时就很清楚。
他诏乌希哈进宫,与她深谈过后,同意了。
乌希哈仰头,圆明园的天空比紫禁城和公主府都开阔,但还是比不上久远记忆里的塞外。
“大姐姐,我也想去看看,那一定是比京城更广阔的天地。”
“行吧,这像是你会做的事。你真决定了,谁都劝不了。”
玉录玳长叹一声,又问,“准备什么时候走”
乌希哈道“等过了皇阿玛万寿吧。”
四爷生辰是十月三十。
历史上,雍正帝驾崩是在八月二十三,就在八天后。
龙座上的四爷精神奕奕,红光满面,想来能平安度过这个“槛”
,到时乌希哈便可放心启程。
八月二十一,圆明园传来消息,四爷忽然晕厥。
中途短暂地醒过一次,只勉强交代一句,让弘晖监国,步军营归策棱父子调度,让他们稳住京中局势。
太医院院正说,四爷身上没什么大毛病,但十余年来勤政太过,积劳成疾,突然爆,怕是凶多吉少。
后妃与皇嗣们齐聚圆明园,轮流看护四爷。
乌希哈负责给四爷喂药,也不知是不是她身上那个神秘又鸡肋的金手指有用,只有由她来喂,四爷昏迷时才能用得进汤药。
但也仅限于此,四爷并无好转迹象,病况愈凶险。
乌希哈忽然想起四爷刚登基那年,她为祖母孝恭仁皇后守灵时做过的梦。历史命运就像个捉摸不透的孩童,在给了你希望之后,忽地又敲下一记重锤,告诉你它的固执。
她只能片刻不离地守在四爷床边,希望能有奇迹降临。
九州清晏的人越来越多,近支宗室,文武大臣,仿佛是当年康熙病故的场景重现。
院正和几位顾命大臣让弘晖和乌拉那拉氏做好心理准备,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
二十三日子时,四爷呼吸一度断绝。
九州清晏啼天哭地,众大臣跪请弘晖尊四爷遗诏登位,弘晖心中悲痛,但也只能接过玉玺,然后
然后四爷又奇迹般地醒了过来。
用了药,施了针,第二天几位太医会诊后,宣布皇上得天庇佑,脱离危险,只是虚惊一场。
这就有点尴尬了。
院正和礼部尚书吓得魂不附体,他们一个“误诊”
“诅咒”
,一个已经安排人着手准备弘晖的登基大典,四爷若要追究,完全可以治他们“谋逆”
死罪,牵连家族。
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四爷能好转,喜还是比惊更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