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书后成了流放炮灰免费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章(第3页)

别看双方现在好像关系还不错的样子,一旦开战,什么商业都会断掉,就算他们和大周关系再好,可他们不能放弃草场,到时候还是会被战事裹挟,所以还是不起战事最好。

而除去这些,姜淮的贡献也不小,卫轩也不知道为什么姜淮脑子里有那么多点子,有点想法,捣鼓一下,改善了姜淮的生活,拿出来后还能赚钱,哪怕有些是小钱,可这些小钱却又实打实地改善了安远府当地百姓的生活。

当然,安远府日子过得好也离不开皇帝的‘帮扶’。

一是皇帝对萧靖昭的扶持,卫轩最开始知道这事的时候,整个人都傻了,差点以为皇帝是现了萧靖昭的问题,来试探的,直到后来,皇帝为了提高萧靖昭的地位,虽然依旧拖延,可居然还是给了些粮草,这让卫轩只能相信,皇帝是真的没有认出萧靖昭。

而这么一帮扶,也着实是减轻了安远府的经济压力,毕竟赚得再多,花钱的地方更多,能从皇帝手中拿点银子粮草,也算是给他们省了点。

二来就是皇帝送来的文官,安远府武将多,可文官并不多,更别提有能力的文官,但是这几年下来,皇帝贬谪了好些官员,安远府就能从中顺水摸鱼,一下子就给安远府捞了好些有能力的文官。

本来一些文官也不该贬到安远府,可因为皇帝的这些操作,底下其实已经有些乱了,只要安远府这边的动作小点,除了文官本人,和其他格外关注的人,都没人知道这些官员最后到底去了哪里。

第54章

这些被贬谪的文官不被皇帝放在眼里,皇帝贬责完,只要这些官员不再出现在他的目光中,皇帝自然也不会去想这些文官去了哪里。

而在朝堂上留下的官员,一部分为这些官员担忧,但是皇帝偏信奸臣小人,他们留在朝堂上也是自身难保,自然也没有办法多关注这些文官去了哪里。

而格外关注的那些官员,就算现了一点问题,可他们也不敢动什么手脚,只能偷偷观察,现这些人被送到了安远府,一个个都是庆幸不已。

他们倒是没有想过萧靖昭就在安远府,卫家带走这些文官是想用他们来治理州府,只当卫家还和之前兴盛时一般,为皇帝的荒唐行为善后。

毕竟这些文官要真按照皇帝的安排贬谪下去,路上的病死,抵达贬谪地后病死的,绝对都不会少,这去了安远府,还算是多了一条活路。

放以前,安远府也是苦寒之地,可这几年,安远府在京都人眼中也从苦寒之地变成环境虽然苦寒,可好东西也不少的好地方。

据说安远府附近州府的富贵人家都常去那边玩,因为安远府将吃喝玩乐的地方都准备妥当了,去玩的人都玩得不亦乐乎,离开前还要带上不少新品特产,有些卖得多,又恰好买到一些人急需的产品时,回来的路上转手一卖,这一路上吃喝玩乐花掉的钱都能赚回去。

当然,毕竟不是每一样货品都能让人高价收购,这就要求买货的人眼光足够敏锐,提前猜准什么货物才是最畅销的。

一开始只是有个别人这么做了,可等对方赚到一笔钱,大肆宣扬下,不少去安远府游玩的人都选择多买一些回家,不过一部分家资不算丰厚的,胆子也小点,只敢稍微多买一点,实在不行还能自用,就算如此,也还是让安远府又多赚了银子。

更别说有钱的人,他们买起来就更多了,因为他们买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炫耀自己眼光精准。

这些消息都直接传到了京都来,让不少京都人都有些羡慕,只可惜安远府距离京都实在是有些远,普通百姓根本没有办法过去,也只有一些商队去得频繁,至于世家大族,哪怕对安远府有兴趣,可除非实在任性,也没有几个人闹着要去安远府一趟。

只是这么一来,安远府在京都人看来就有些不一样了。

因着这点,后续再有官员被贬谪时,注意到有人动手脚,知道情况的官员都偷偷地帮了一把,将破绽都抹得干干净净,任谁都现不了不对劲,除非有认识官员的人深究这点,都追到贬谪地去,才可能现真相。

不过朝堂上被皇帝提拔起来的臣子们怎么舍得浪费时间精力去追查这些失败者,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被皇帝厌弃了的废人,不管有什么想法,只要切断他们和皇帝的联系,让皇帝再也看不到他们,这些人也就没有翻身的能力。

就算有些谨慎点的现有问题,可他们去追查,其他人不追查还攻讦他们,追查也持续不下去,不得不将全部精力放在了朝堂的斗争上。

而这么三年下来,那些提供帮助的官员意外现,他们之前的行动竟然帮到了自己,因为他们有些人也成了被贬谪排挤的一员。

朝堂上留下来做事的人越来越少了,有些人哪怕没有被贬谪流放,可也丢了官职,赋闲在家中。

短短三年多的时间,如果卫轩回京都,大概会惊讶地现朝堂上熟悉的人影少了许多,而留下来的要么只在朝堂上当个木头人,对于任何事都不表看法,只埋头干活,要么就时不时在家歇着,因为被气的。

留在京都的官员都不懂,皇帝怎么就变得这么快,现在再回想四年前,简直恍如隔世。

四年前,他们都以为那只是皇帝被人蒙骗,或者说一时放纵,即便卫家和姜家在这场放纵中损失惨重,可官员们讨论归讨论,对皇帝还是敬重的。

可现在回头看看,四年前已经是最好的时光了,之后真是一年不如一年。

身边熟悉的有能力的同僚被一些小人攻讦,或贬谪流放,或赋闲回乡,处境更差些的甚至直接性命不保,而现在再看,被打包打走去了安远府的犯官居然处境更好。

留在京都还有些良心,又知道安远府情况的官员,一个个的甚至恨不得自己也能去安远府算了,安远府虽然偏僻,可如今也只比京都差一些了,在那里,起码是做些实事,好过待在京都受气,还要受良心谴责。

只是皇帝快乐地贬了三年的官,如今也现这朝堂上满是拍他马屁的官,做实事的官员少了,虽然这些做实事的官说话让他不开心,可也不能一个不留,也不怎么贬官了,让这些想走的官员都走不了。

至于说直接辞官,然后再去安远府,这些官员也做不出来,更何况他们也担心真这么走了,万一被皇帝现端倪,那安远府那边岂不是要暴露了。

刚开始的时候安远府这么做,他们还当是卫家为皇帝善后,可现在,朝堂上不少有能力的官员都被安远府接走安排了,还真在官府里做实事,他们想这么说也说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