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雪域格桑花栏目讲师是一名什么医生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章 惺惺相惜(第1页)

婚后,桑结在八廓南街租了一个小院,南屋是正房,一明两暗,中间是会客室,西屋卧室,东屋书房,上有一间小阁楼,阳台有围栏。西房两间,一间放杂物,一间住着桑结守寡的堂姐和一名侍女。东房也是两间,一间厨房一间储藏室。院后就是拉萨河,河边柳林成排,拉萨河南岸就是错落耸立的奔巴日、昌果拉等或险峻或秀丽的八大山峰。

来拉萨后不久,梅朵也迷上了水彩画,长进甚快,听说王妃也在学画,提出请她来家共磋技艺。对梅朵来说,婚后什么都满意,就是缺个知心的女伴。得到梅朵的邀请后,其其格学画就不在第巴府,而是挪到了桑结家中。每逢这一天,小院里就充满了欢声笑语。现在桑结有了四个学生一个助手,其其格的侍女乌云和自己的侍女阿朵也跟着学画,堂姐做助手。堂姐叫热那,比桑结大四岁,其父是桑结伯父、被百姓呼为“大义王”

的第二任第巴,她从小与堂弟同在仲麦府长大,一块跟着一位从色拉寺请来的经师学过文化,桑结学水彩画时,她在一旁也学着画,懂一些,丈夫是拉萨西北德庆镇的庄园主,那年闹天花病死了,未曾生育子女。

想起那场瘟疫,现在还有些后怕。当年的瘟疫使有的地方鸡犬不闻,村落为墟,人们最后只能采用原始的隔离办法,将患者驱入雪山。一个二三岁的孩子不幸染病,当村民前来准备装入筐中拉走时,年轻的妈妈抱着孩子,毅然走入雪谷。后来,她被尊为当地的保护神,立了一座小庙,人们特别在小儿有病有灾时,都去庙里祷告,据说还颇为灵验。当时桑结正在哲蚌学习,闭寺半年多,听到许多这类生离死别、惨不卒闻的故事,暗暗誓要改变这种状况。历史证明,他做到了,他在医药学理论、临床医学、医学教育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使他无愧于“继医圣宇妥·元丹贡布之后西藏最杰出的医学家”

的称号。

“热那姐,你看老师画的红桃绿柳,深浅不一,显出了远近层次,我们几个画出来颜色差不多,却没有那种效果,我看老师正忙,您给指点指点。”

其其格一边说一边朝书房那边努努嘴。

桑结这段时间来一直在思考开办医学院的事,校址、教员、学生都好解决,除了经费,教材也是一大难题。他在哲蚌学医时没有正规教材,以口述为主,部分内容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但是很分散没有系统性,而理论部分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体系杂乱。他先要在前人基础上,构建一套完整、系统的藏医理论,可是这个理论和各种知识如何传递给学生呢,当时藏人大多不识字,单凭口述和文字太抽象,应该想个办法。

“桑结呀,你过来,王妃她们问你个问题。”

“阿佳,不是说好就叫我名字吗?你看你……”

其其格身子拧了拧,就像小妹妹冲着大姐姐撒娇。

桑结走出书房,梅朵叙说遇到的问题,等了一会儿不见反应,抬头一看丈夫正走神儿,笑着掐了他手背一下,桑结这才一下子将思绪拉回来。乌云、阿朵背过脸偷笑,梅朵笑对其其格说:“妹妹,你看,嫁给这么个人就同嫁给一个呆子差不多,为了这事那事魂不守舍,这几天又在思考办医学院的事呢。”

桑结没有说话,拿过一支笔放入清水中蘸了蘸,在表示绿柳桃红的颜色上抹了抹,稍停举起一看,浓淡相宜,层次立显,几个学生不禁赞叹。热那说:“这叫水洇法,看着容易,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

桑结踱回书房还未坐下,忽然一拍脑袋叫起来:“对呀,对!好!”

外边人吓一跳,桑结走出书房,捏着两个拳头,喜形于色,“梅朵,看见你们作画,我一下子冒出个想法,学医的教材完全可以人体图来表示,比如骨骼、脉络,放血点也能标出来,这样直观易懂,也方便实际操作。在座的人当时都不懂人体图是怎么回事,但她们相信并支持桑结这个西藏医学史上的创举。

“哎,你们看,一高兴起来就跟个孩子似的。”

梅朵撇撇眼,其其格向他投去崇敬的目光。

午后,桑结出了书房对妻子说:“梅朵,下午府里议事,晚饭你们吃,就别等我了。”

梅朵点点头,近前将丈夫的衣领弄平整,不小心把手上的蓝颜色在桑结腮上抹了一道,又擦洗半天,等弄干净了,桑结才出门。

达瓦、却杰等十来名官员已在二楼会议室等候。桑结进里间办公室取相关材料,拉开抽屉,又看见了那张精致的贺卡。是其其格送的。

从昌都完婚回来,少不得有各方人士和亲朋祝贺。汗王亲到第巴府致意,赠送了一张整狼皮、两付玛瑙珠串和一套熬奶茶的精铜器具。那天的一切,桑结都清楚的记得。

“恭贺师父师娘新婚大喜,弟子涂抹了几笔,表个心意吧。”

其其格大大方方地上前行礼,递上一个缎袋。那乌云在一旁只管上下打量新娘子。梅朵被一位年轻女子称为“师娘”

,又被个小丫头盯得紧,浑身不自在。这一切桑结都看在眼里。

打开缎袋,里面是一张对折的贺卡,细藏纸,展开有一尺长半尺宽。这种细藏纸着色好,且耐久,有的寺庙请画师绘制好后整张或拼接粘贴在壁上,几十年不变色。贺卡正面是用莲花体藏文书写的贺辞,背面是蒙文。莲花体为桑结独创,那字体犹如朵朵莲花,既美观又具佛教之蕴,社会上习之者甚多,但真得个中三昧者却少之又少。“她算一个,”

桑结心想,“而且还有创新。”

原来桑结的莲花体肥厚沉稳,其其格一反其风格,字体好似尖尖小荷,清秀灵动。“真是画如其人啊。”

桑结不由暗暗赞道。展开贺卡,里面是一幅水彩画,远处是雪山,山下排排杨柳,一条小径,两旁开满碎花,两个背影正向林深处走去。构思简洁,上色潇洒,营造出一种朦胧诗意,尤其两个人物,虽用笔寥寥,但形神具备,惟妙惟肖,两人间那种只能感觉到的恩爱缠绵跃然纸上。

想到这里,桑结赶紧合上抽屉,收回心神,走出大厅主持会议,商讨开办门巴学校之事。在这之前,藏区从没有独立的学校,除个别的贵族有条件请人来家教授子女外,要想学习文化就必须进寺院,现在要单独开办学校,大家都心里没谱。

桑结望着在座者缓缓地说:“西藏要想进步繁荣,就要有具备各种专业知识的人才,进寺院学习时间太长,尽管三大寺根据佛爷指示压缩了学经时间,但仍需学习数年甚至十几年,而专门课程的教材陈旧,方法也落后。各位都是三大寺毕业的,想必会有同感。”

一人问:“大人的想法很好,只是这建校办学的经费从何而来?”

另一人说:“能否请各方施主布施?”

又一人答:“办学是个新鲜事,你修个寺庙施主肯布施,这事他们未必肯掏钱。”

后者的话一下子触动了桑结,他摆摆手说:“今天先说到这儿,这事我还须向佛爷禀告,并同三大寺商议,你们也再考虑,有什么好办法随时告我。”

散会后,达瓦和却杰邀桑结上街转转,桑结没起身,直接问:“二位刚才未说话,觉得这个想法如何?”

“边走边说,边走边说。”

二人将桑结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