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1页)
“您这论语也不全啊。”
虽然心中有些惧怕野蛮的胡人,可是在商言商,该砍价时刘掌柜毫不手软,“而且,咱们这怀朔城一年到头买书的也没几个人啊。”
孝文帝汉化改革要求禁胡语、改汉姓。京都洛阳城里的贵族们追求附庸汉家文化,学着魏晋时期的风流学士们白粉敷面、广袖长袍、羽扇纶巾。
可是这改。革的风吹不到北地。北地胡人依旧我行我素,比如贺兰家按照要求改为“贺”
或者“花”
姓,可贺兰定依旧叫贺兰定,贺兰定也依旧左衽穿衣做胡人打扮。换而言之,汉家书籍在北方没什么市场。
“没几个人买,那就还是有人买的啊。”
贺兰定可不会被轻易忽悠过去。在此之前他也做过背调,知道这家铺子不简单。据说是大魏富刘宝旗下的铺子。
这刘宝非同常人,竟然搞起了连锁经营网。他把总部设在了京都洛阳,全国各地遍设分号。刘宝在全国范围内采收商品,进行经营,统一商号,统一价格。传言,但凡车船可以通行的地方,但凡人迹可至的地方,就有刘宝商行的势力。
贺兰定甚至怀疑这位刘宝是个拿着龙傲天剧本的穿越者。
“在怀朔镇卖不掉,可以卖去平城、卖去洛阳啊!”
交易谈到这儿,双方都对彼此的底牌有所了解,刘掌柜也不兜圈子了,比划了一个数字,“八百五十钱一本。”
“非是我压价,只是小将军的论语并不完整,高门大户人家不会买,寒门小户也出不起高价。”
刘掌柜解释。
贺兰定干脆利落道,“八百钱。”
“什么?!”
刘掌柜失声。身体前倾仔细打量两眼贺兰定,心道,这胡儿眼神清明,不似个傻的啊!怎么讲价还越讲越低了呢?
“批价,算你便宜些。”
贺兰定从包裹里掏出另外八本抄书,“一共十本,总计八千钱。”
八千钱不是个小数目了,农户一年到头在田里忙活,刨除吃喝家用,也不过攒个千百钱。
如今民间交易大多是以物易物,又或者是以绢布、谷粮作为货币交易。官方行的五铢钱流通范围并不广,两百钱等同于一匹绢。贺兰定要是今日能做成交易,等于说瞬间能得到四十匹绢布!立马能脱贫致富奔小康。
“这。。。。”
刘掌柜犹豫,他没想到贺兰定竟然一下拿出十本论语抄本,他一个小小掌柜可没权调动一下子调动这样多的资金,只能道,“这恐怕需要容某向上请示一番。”
贺兰定想要立马套现,于是抛出诱饵,“这论语十二章只是试水,后期说不定会有注释版。。”
“注释!”
刘掌柜眼睛都亮了。
这年头,注释、解读都是家传之法,秘不外宣,是只掌握在门阀贵族手中的“珍宝”
。比如,汝南袁氏,累世专攻《易经》,世传《孟氏经》。弘农杨氏,累世专攻《尚书》。
寒门子弟便是拿到《论语》、《孟子》之类的书籍也大多无法通解其意,能够帮助读懂古书的注释才是最最珍贵、难得的存在。
“成交!”
刘掌柜心潮滂湃,面目赤红,他的心里有个感觉——自己这次恐怕是捡到宝了!
八千钱不是个小数目,刘掌柜一时半会儿筹集不出这样多的五铢钱。五铢钱是铜制的,八千枚五铢钱大约重四十斤,贺兰定一人一马带走这样多钱币也不方便。
贺兰定敲定主意,“掌柜你能兑给我多少就多少吧,不足部分用物品补齐就是了。”
家中的笔墨纸都耗尽了,正需要补充。
刘掌柜眉开眼笑,“好嘞!”
遇上这种当场赚钱当场花的主,没有哪个商家会不欢喜。
走出逼仄的店铺时,贺兰定带走了笔墨纸砚若干以及四千钱。
大事完成,贺兰定的心里松了一口气。今日之行不仅赚了不少钱币,更让贺兰定找到了一条在古代生存求生的道路。只要自己的抄书能够卖出去,自己就饿不死,甚至可以养活全家,带着弟弟妹妹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