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第1页)
倒地的孩子,激动的娘,高高在上的爹,还有嫌疑深重的她,这场景多么熟悉,与她穿书进入这个世界的那晚简直一模一样。
被嫁祸陷害这种命运竟然也能闭环,李星鹭一时不知该如何评价自己的倒霉程度。
“李寺正,你胆大包天谋害太子,可曾对得起本宫的信任与爱重?”
黄昭仪终于从晕倒过去的小太子身边离开,走到李星鹭面前以一副痛心、愤怒的母亲姿态朝她怒吼。
她不动声色的后退了几步,吸取上次的教训,不给黄昭仪像谭夫人赵德欣一样扇她耳光的机会,然后才不慌不忙地反问道:“微臣有何动机谋害太子殿下?”
她本人与小太子绝对没有利益冲突,如果黄昭仪非要攀扯,就只能扯出她背后的长公主,但宣文帝还在一旁看着,他怎会容忍黄昭仪指摘他的爱女。
出乎意料地是,黄昭仪既没有语塞,也没有如她所想的一般攀扯长公主:“因为你表面是长公主举荐的人才,实际上却是宁王培养的暗桩,你行刺太子并非单纯为了使储位空缺,更是想要挑拨陛下与长公主的关系。”
“不知情的人发现你谋害太子,必然以为是受到长公主指使,如此一来,正中宁王泼脏水的目的。”
饶是李星鹭毫不心虚,但也被这一罪名震惊了片刻,回神之后又是反问:“空口无凭,娘娘有什么证据给我扣上宁王党羽的身份?”
黄昭仪拍了拍手,先前围堵她、将她打晕的那群卫兵就被带到殿堂中央。
“他们为你拖延东宫守卫,以致你有时机潜入东宫谋害太子,而今他们皆已招供,你与他们都是为宁王效力。”
黄昭仪话音落下,被强压着跪在殿中央的那群卫兵无一反驳,显然默认了她的说法。
仅凭这些卫兵的口供,哪里就足够给她定罪?
但李星鹭又想到,卫兵们的话是一面之词,她的辩解同样是,宣文帝或许不会偏信黄昭仪,却也未必听得进她的解释。
然而她自有底牌,黄昭仪与章轩的情信和黄昭仪留下字迹的文书全都被她放在沈府寝房中,只要她将章轩遇害一案的真相与证物全部呈告给宣文帝,黄昭仪的阴谋顷刻就会崩解。
话到了嘴边,小太子的侧脸映入她眼帘,突然止住了她将要出口的话语。
这个尚不足两岁的孩子必定会因为案件真相被揭露而死去……但她犹豫的原因当然不在于此,为了保护小孩而赔上自己的性命,她的同情心还没泛滥到这种地步。
李星鹭在想,宣文帝显然不知道他心心念念、一出生就赐居东宫的老来子身上很可能没流着他一点血,但长公主也对小太子的身世一无所知吗?
长公主在宁王身边都安插了探子、因此对宁王的计谋动向了如指掌,她在羽林卫中也有吴珉作为党羽,那么宫廷之中会没有她的眼线吗?
而假如长公主其实知悉黄昭仪与章轩的私情、清楚小太子身世存疑,她为什么不揭发这件事,任由外人谋算皇位呢?
李星鹭心中有了答案——因为长公主需要小太子的存在,需要一个比她那群王叔更合礼法、又能被她轻易掌控的储君,小太子是不是她的亲弟弟并不重要,反正实际统治者只有她。
可是一旦李星鹭揭穿小太子的身世,宣文帝就失去了继承人,谁都不确定他会不会因此动摇而选择某位王弟作为储君,哪怕他不想,长公主也很难在一群王叔仍然存活的情况下成为储君。
所以目前看来,如果李星鹭据实禀告案情,她会损害长公主的利益,先不提对方会不会报复她,她同时还间接帮了宁王一把,要是宁王上位,她定然也是难逃一死的。
“……”
她彻底沉默了,她才发现自己的确陷入了绝境。
若是反驳黄昭仪的陷害,她就要拿出证据,继而得罪长公主,轻则丢官,重则丢命,侥幸活下来后头还得防着宁王上位后报复她;若是不反驳黄昭仪,她现在立刻就会被冠上谋害太子的罪名,然后押入大牢,极有可能被判刑。
两害择其一,李星鹭终究还是选了后者。
“陛下,李寺正其人极会伪装撒谎,将臣妾都骗得团团转,待她被下狱之后,陛下千万别让人接近她、以免有人听信她的挑拨言辞,反污了长公主的声望。”
因为李星鹭没有继续辩解,黄昭仪便又挂着梨花带雨的面容在宣文帝面前给她上眼药。
到了此时,愤怒、怨怪等等情绪已然从她心中消退,她反而能够平静地欣赏黄昭仪的表演。
其实如果不论立场,她有些佩服对方——黄昭仪足够狠心,为了陷害她不惜让人用她的手把小太子掐晕过去,又足够敏锐,从昨日短暂相处中发觉她的不对劲、怀疑她知道了真相,同时不缺谋略与行动力,当即就做局构陷她,使得她在宣文帝面前形象受损,哪怕后续招供真相也可能不被信任。
她怎么就总是遇到这种棘手的敌人呢?
直到被人卸去官帽与官袍,李星鹭才接受现实般扫视了一圈身处的牢房,她来过这种地方很多次,但还是第一次以犯人的身份待在里面。
她靠坐在牢房角落处的墙边沉思良久,约莫一个时辰过后,一阵匆忙的脚步声从天牢走道传来,打断了她的思绪。
“小鹭,你怎么样?”
来人果然是沈舟云,她猜到自己下狱的消息不会被隐瞒,所以他找过来只是时间问题。
她一边从角落起身向他走去,一边回答:“沈大人,你别担心,我在这里也只是干坐着,没受什么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