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第1页)
刚刚一起蜂拥下车的人群又迅速分散,他们都奔向下一个目的地了。原先热闹的车站突然冷清下来,眼看太阳西沉,杭柳梅开始担心了。
她慌不择路地问身边人,你好,敦煌文物研究所该怎么走?你好,有没有人一同去敦煌文物研究所?
大家都在摇头。杭柳梅的眉头一直皱着,出了一身薄薄的汗,她烦躁地把围巾从脖子上一把扯下来,拖着行李继续四处奔走问路。
今夜一个人流落车站该怎么办?杭柳梅看向候车的木板条座位,心想大不了在这凑合一晚,天亮了再去找地方。接着不免生出一丝怨气,同事是怎么回事,难道全然不闻不问吗?
正站着想,一对中年夫妻喊她,他们说要路过那边的村子,可以把杭柳梅捎过去。杭柳梅看了看他们身后的牛车,再看看无人等候的车站,道谢之后就和农妇一起坐了上去。
其实她只要再在原地多等几分钟,就能等到从小巷里冲出来的女同事了。因为所里没有什么接待新人的吃食,加上当时车还没到,她就到附近去买鸡蛋和糖,紧赶慢赶,还是和杭柳梅前后脚错过。
老牛被鞭抽着在小路上走得悠闲,杭柳梅坐在上面又累又饿。四周是一望无际的沙洲和戈壁,她看着太阳一点点消失在天地交接处,直到最后一丝光亮也没有了,就像一只巨大的黑匣合上了盖子,她们这辆老牛车注定逃不出去,于是她被关在了里面。
幸好还有月亮悄悄跟着她。入夜起凉风,杭柳梅重新围上了围巾,连带口鼻一起捂住,抱着膝盖缩成一团。夫妻俩和她寒暄,问她年纪、家乡和来敦煌做什么。杭柳梅回答了两句,嗓子都是沙哑的,他们也就不再让她多说话了。
又不知走了多久,终于到了敦煌文物研究所。杭柳梅看到低矮的平房里亮着灯,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了,拎着东西推开门,里面围炉坐着三五个男女青年,都穿着深蓝色的劳动服,有的还裹着薄棉袄。
杭柳梅乍一吹屋里的暖风,没忍住打了个喷嚏。“大家好,我来这里报道,我叫杭——阿嚏!”
其余人惊呆了,纷纷起身拥她进来坐下,帮她拿走行李,给她送上热茶。杭柳梅早已渴得嗓子冒烟,捧起来喝一大口,又被烫得伸直了舌头。
看她面色好转,一个瘦小的姑娘和她搭话:“杭柳梅同志?你怎么一个人来的?你有没有见到我们去接你的同事?”
杭柳梅摇头:“我在车站等了很久,人都快走光了,我才搭牛车来的。”
“你胆子真大,第一次来就敢走夜路,这附近可有狼呢。”
另一个小个子青年说完对着左右问:“那小祁去哪了?她一个老手,总不可能迷路了吧!上一次去县城也是她掉队,要总是这样,以后这种事就别让她去了。”
旁边立刻有人反驳他:“小孙你可不能这么说,那次她是为了给所里买便宜菜籽所以多绕了一段路,怎么能人家做好人好事,反而被扣屎盆子。小祁可能遇上事了,咱们也别光说风凉话。”
其余人就着这个话题聊起来了,夜也深了,大家互相动员出去找人,杭柳梅急急喝完剩下的茶水,茶沫子还卡在嗓子眼,就也跟着站起来套上外衣准备出门。
“哐——”
门从外面被踢开,碰到旁边的桌子上,众人齐声“哎呀”
。
一股冷风灌进来,吹得他们都眯住了眼睛,一个高个子圆脸盘的女青年在夜色中登场,一条又长又粗的麻花辫被红头绳绑住,大脑门被灯照得锛亮,深眼眶里一双圆眼睛不怒自威,自带一股坚毅气质,很少见女人长这么精神的眼睛。
杭柳梅猜她就是那个去接自己的人。她打扮得鲜亮,围着红围巾穿着红布鞋,像十几岁的小姑娘,长相却硬朗成熟,这么反差的模样要是在车站见过,杭柳梅一定会记得。
她两手提着东西迈步进来,大声嚷嚷:“哎呀娘啊冻死我了,就敦煌这地界,晚上是真不能出门!不是说今天有人来吗?我一直等到最后一班车也没见人呐!”
大家让开身子,露出站在后面的杭柳梅:“人在这儿呢,你们俩怎么回事?她早你一步到了。”
她把东西塞到旁边人手里,快步走过来握住杭柳梅的手,嘴又快又利,一连串问题像盆水似的泼向杭柳梅:“你就是小杭,杭柳——杭柳梅是吧!我到早了就去买了点东西,晚了一会会儿,你一转眼就不见人了?你该多等等的呀!”
杭柳梅的手刚被茶缸焐热,被她冰凉的双手猛地抓住,起了一胳膊鸡皮疙瘩,嗫嚅着回应:“我等了,但是没看见……”
“你是不是下午那一班车?给你说了我们会有人去接你,你就不要乱跑么,可把我给吓住了,最后硬是在那等到天黑!你果然跟着别人走了,这多危险!”
“我以为没人来了,我也怕天黑没处去……”
杭柳梅话还没说完就被她打断了:“算了,反正你平安到了就好。我叫祁绣春,听说你是西安的?我是米脂的。‘米脂婆姨绥德汉’,我就是米脂婆姨,咱俩还是一个省的老乡呢!所长去兰州开会了,这两天我先带你熟悉环境,等他回来了再给你安排工作。来,我们掌声鼓励杭柳梅加入敦煌文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