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第1页)
《春满月圆》杭柳梅
作者:夏日眠
简介:
一生只做好一件事,然后呢?
杭柳梅半生研究壁画,老伴去世后,儿子的哥们居然来追求她!
然而他猝死在了她面前,杭柳梅大受刺激,决心重活一次。
第一件事就是让孙子小麦帮自己找曾经的女笔友,好培养出个徒弟一起完成遗愿清单。
小麦找不到奶奶要的人,就请暗恋的学姐冒名顶替;
蒲芝荷:可以,只要能逃婚,我愿意。
大闹一场之后,曾经的遗憾还在吗?
“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弘一法师
第一章柳梅
蒲芝荷对这个报告厅不陌生。
水晶吊灯、血色窗帘、樱桃木台阶,还差一架嶙峋的管风琴,就是一幅十九世纪油画。
她最近给朋友的选修课做助讲教师,总是临上课前藏身在这阴沉的西式建筑里听着《心经》看《佛教美术史》课件。
有一次趴着睡着了,被鼎沸人声吵醒,还以为到了大雷音寺,然而只是学生会换届选举。
今天这里左手边整排的落地窗全部拉开窗帘敞着,亮亮堂堂的,据说是嘉宾特别要求的。
此刻她顾不上窗外的春天,眼里只有本次任务的主角、台上的演讲嘉宾——杭柳梅。
蒲芝荷当年高考被调剂到文化遗产学院,对杭柳梅的名字耳熟能详。她是这个冷门行业里的传奇,不到二十的年纪被派到敦煌,就那么枯守莫高窟画了大半生。
这两年敦煌学热度不减,后来的讲述者为当年甘为孺子牛的先行者拍纪录片、出自传,终于让门外汉们也对西北大漠里的神佛画匠有了留意。
六十九岁的杭柳梅看起来比蒲芝荷想象中年轻。
她是人到了一定年纪气质就会覆盖容貌的例证。下垂的眼尾看起来很慈悲,鼻翼两侧的法令纹自然地分割出苹果肌。她的精气神一半来自于敏锐的眼神,另一半则来自于尚还饱满的脸颊。
齐耳的自来卷短发新染过,发根是齐整的黑色,还另外淡淡扫了眉粉和唇膏。衣服不是老太太常穿的那些枣红深紫、描金绣银的长衫短褂,而是颇有版型的呢子大衣和衬衫长裤,虽然不如头发崭新,但另有一种熨帖的质感。
她瘦小的身躯在软垫高凳上,腰板挺直、双腿并齐,坐得很端正。蒲芝荷将她从头看到脚,再从脚看到头,不自觉地放下了自己的二郎腿。
主持人是上次那个新当选的学生会主席。
“风霜难掩半生赤诚热血,画笔重现瑰宝千年风华!今天我们邀请到的是曾任职于敦煌研究院,从事壁画研究的泰斗——杭柳梅先生!”
他光是念完头两句诗就已经很激动了。
杭柳梅本来已经戴上老花镜面向观众,闻言扭头看年轻的学生会主席。
她没有像其他老人常做的那样把眼镜推到鼻尖上,从镜片与脸的缝隙中瞟着眼睛把目光投射出去,而是两手摘下眼镜,微笑着对他说:“谢谢这位同学,不过叫我杭柳梅奶奶,或者杭柳梅老师都可以。”
对面听她说完,转向听众继续激昂发言:“杭老师,‘先生’在这里是尊称,表示您——是我们心中的巨匠!”
很满意自己代替下面的人解释了这份周到的心意。
“我知道,小伙子,”
杭柳梅一边转过头去,一边慢慢戴上眼镜,“杭柳梅奶奶,这个更好。”
杭柳梅今天有点不得劲。
这款染发剂不知道怎么回事,一直蛰得她头皮发痒,早上刚吹好的造型再多挠两次可就塌了。胃里也不舒服,全怪自己贪方便将就着用昨晚剩的包子稀饭作早餐。
她太久没到人前露脸了,真是有点紧张——虽然这辈子就没怎么露过。她昨晚在床上烙饼翻到三点才睡着,也不知道有没有吵到孙子小麦。
杭柳梅看向台下第一排坐着的麦序。
他已经脱掉了外套,露出里面的“三兔共耳”
印花短袖,这是之前陪杭柳梅参加活动买的敦煌周边。
“这小子就是不听春捂秋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