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第4页)
苏荆溪微微垂“民女自当尽心竭力。”
于谦和她两人搀着太子,去了后舱。至于吴定缘,早早靠着舱壁睡着了。这让本想跟他谈谈的张泉只好放弃,吩咐人把他抬出去,然后在案几上摊开一张漕路图,继续钻研路线。
不提吴定缘那边睡得多香,这边于谦和苏荆溪把太子扶入最宽敞的一间船舱,里面桌案、床榻无不齐备,连熏香都提前备下了。于谦从怀里掏出那香炉,随手搁在桌子上,苏荆溪则替太子除去外衫鞋袜,靠在床头,再去细细给伤口敷药。
说来也怪,从前太子对这种近距离接触甘之如饴,坦然受之。可自从他在济南校场上袒露了心声之后尽管只是对吴定缘,而不是苏荆溪现在再看到苏大夫,却无比紧张。
两人此时面孔相距很近,太子能感觉到她热乎乎的呼吸,听到她声音的每一处起伏,看到宽额之上凝出一滴晶莹的汗水,闻到那一双素手散出的若有若无的幽香,甚至当苏荆溪转头之时,还会有几丝缕轻轻划过,令他的皮肤表面有丝丝痒痒的快感。朱瞻基读过佛经,这一刻他觉得佛祖概括得实在太精确了色、声、香、味、触、法,每一种诱惑都那么动摄人心。
太子觉得自己的心脏咚咚跳得厉害,又怕苏大夫觉察到异状,只能拼命抑制。苏荆溪奇怪地看了他一眼“殿下,你的肌肉绷得太紧了,这样我没法处置。”
朱瞻基不敢直视她的双眸,只好把脸转到一边。
“都怪吴定缘那个蠢材。”
他恼火地想。当初在校场上他主动袒露了心意,如果吴定缘也喜欢苏大夫,他便会彻底放弃,不作别想;如果吴定缘说没兴趣,他便要设法把苏大夫娶入宫中,纵然不是皇后,也必是贵妃。
谁知吴定缘那个蠢材回答得十分暧昧,是与不是,没个准话。这让朱瞻基再面对苏荆溪时,简直不知该以什么方式相处。
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苏荆溪已结束了今日的包扎,略叮嘱了几句,站起身来。那股香味,一下子便消散掉了。朱瞻基心中叹息,看来又错失了一个好时机。
可当他回过神来时,却现苏荆溪没像往常一样径直离开,而是站在床头绞着双手,难得露出些许惶恐。朱瞻基心中陡然又生出一股莫名的希冀,难道说他连忙抬手道“苏大夫,你是有话要对本王说”
“是”
苏荆溪的声音有些畏怯,全不似之前的直爽大方。
于谦见状,赶紧说我去外头看看船行状况,苏荆溪却对他道“于司直请留步,此事你在场比较好。”
于谦吓了一跳“后宫之事,外臣何敢与闻。”
“于谦”
朱瞻基恼羞地大喝了一声,把床头的药壶直接丢出去,砸到距离于谦脑袋只一寸的舱梁上,又滚落在了地板上。于谦俯身把药壶捡起来,莫名其妙地看向苏荆溪。
“苏大夫你说。”
太子尽力平心静气,可语气里却有种遮掩不住的失落。她既然叫于谦留下,显然要说的事情与男女无关。
苏荆溪略带紧张地整了下头鬓,跪在了地上“适才张侯说起天子病情,让民女想到一件往事。可要说清楚这件往事,便涉及欺君之罪。”
“嗯”
朱瞻基觉得这话有些古怪。
“原来民女还心存侥幸,可听完张侯讲述,现不说不成。帝位之争兹事体大。若因一人之私而坏殿下大事,那便太不分轻重。所以所以”
苏荆溪似乎说得很艰难,“所以民女愿在这里坦诚一切,甘愿承受任何责罚。”
说完她深深一拜。朱瞻基看了于谦一眼,于谦会意,赶紧从舱门探出去看看,然后把门关好。
“民女这一次跟随殿下上京,其实是别有目的。”
于谦注意到,朱瞻基的脸颊抖动了一下。这一路上,几乎每个人都别有目的,他对这个词已是闻之则厌。苏荆溪道“殿下可还记得,我毒杀朱卜花的事”
“记得啊,你不是说是为了给一位手帕之交报仇吗”
太子一惊,“难道是骗我的不成”
“不,那是真的,只是并非全貌。我当初起意毒杀朱卜花,是为了给手帕之交报仇不假,可她的仇人,却并非只有朱卜花一个。”
接下来,她缓缓说起了锦湖的故事。这一次,她讲得比前两次都详细,就像瓦子里说书一样,娓娓道来,抑扬顿挫,仿佛已在心中讲过许多遍一样。说到后来,声音微微颤抖,似是内心情绪难以抑制。
无论是朱瞻基还是于谦,都不记得曾见过苏荆溪如此情绪流露。
“永乐二十二年,锦湖身死京城。我听到这消息,已是年底。我痛哭了数场,下誓言,一定要为她报仇。所以我陪同殿下上京,非是尽忠,其实是存了复仇的私心,巴望能获得殿下信赖,好教那些害死锦湖的大人物为她殉葬。”
朱瞻基拍拍榻边,情绪很是激动“为友复仇,何罪之有来来,他们都是谁本王给你做主,一并杀了。”
苏荆溪摇摇头“当此危急存亡之秋,借用殿下的权势已是逾矩,民女岂能节外生枝,干扰了大事。”
于谦比朱瞻基更冷静一些,皱着眉头问道“此事虽然不妥,但也不是什么紧要关节,说是欺君之罪有些过了这与张侯今天讲的事情,有什么关系”
苏荆溪苦笑道“我年幼时,因为体质虚燥,经行腹痛不止,每一次作都似死过一番。当年初入师门,并无一个熟人,只有锦湖主动跑过来悉心照顾我这么一个黄毛丫头。当时她已学了一年有余,遂试了个方子给我煎服,我一服之下,居然病症全消。从此我俩便成了无话不说的手帕交。她对于药石配伍见解极深,极有天分,见我屡受病痛,遂下一个宏愿,要调配出几个妇科杂病金方,教天下姐妹少受些痛楚。”
于谦不明白她怎么又说起妇人病来,正要开口,却被一脸严肃的朱瞻基拦住。
“我对这个愿望是极钦佩的,倘若成了,可真是功德无量的活菩萨。于是我与她一起潜心研究,不是钻研药典,就是外出寻药,配成了方子便在自己身上试,试完了还会记录下来。锦湖把这些药方汇集起来,起了个名字叫闺中备要。后来锦湖远嫁京城,把底稿留在我这里,相约逐年增补。”
苏荆溪讲到这里,双眸看向朱瞻基,声音转为严肃
“这本闺中备要乃是我与她的试作,其中不少药方并不完备。其中有一个未成之方,叫作四逆回阳汤,本意是回阳救逆、助病人安魂定魄。我们为了让它更适用于女子,便做了改良。这时恰好碰到一个急性中风的老太太,接诊时已是口斜眼歪,气息忽强忽弱。锦湖做主,试了这个未成之方,结果老太太气息与脉象倒是稳定了,可全身无一处能动,唤也唤不醒,犹如木僵之症,过了四日才彻底故去。病人家属倒没说什么,我与锦湖却吓得不行显然这方子只能回阳,不能救神,那中风老太太被吊回了性命,代价却是五感俱失,无知无觉,犹如一具活尸。回过头想,只怕那老太太最后是被活活饿死渴死的”
听到这里,朱瞻基和于谦的脸色全变了。这四逆回阳汤,听起来与续命奇方几乎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