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帝子 八阿哥胤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6章(第1页)

康熙也没有隐瞒的意思:“朕思及新诞幼子,心中难安啊。”

皇帝如今算是正值壮年,有儿子出生不稀奇,但是说思及刚出生的儿子内心难安,这就新奇了。

富贵人家,谁会嫌孩子少?皇家就更不用说了。

他们是八月份出巡的,六月的时候,庶妃王氏又生了一个阿哥,排行十六,已取名为胤禄,现在也不过几个月大。

康熙口中“新诞的幼子”

就是他。

看着底下人面面相觑,皇帝也没停住话头,而是继续讲:“每每思及朕子孙绵延,朕之手足却无人祭祀,朕心中,实在是痛心得很啊!”

皇帝这一番话说完,底下人就分成了两拨,一拨是蒙古人,满不在乎的样子,就等皇帝说完这件事,等会儿他们该吃吃该喝喝,虽然面上装了样子,但是也不是分辨不出来。

另一拨就是随驾的诸大臣、八旗子弟,还有皇阿哥们了。

要知道康熙现在说的东西实际上是大清的内政,和蒙古这边没关系,但是对于满族勋贵还是很重要的。

知晓内情在心里腹诽,除了福全和常宁两位王爷,陛下你的兄弟,死得最晚的一个也有十来年了吧?前面那么多年都干什么去了,现在来说自己对亡弟手足情深?

当然,一群人也就只在心里想想而已,面上不仅不能露出来,还要纷纷出言为君分忧。

祭祀算什么,只要皇帝愿意,下令配享太庙,不管是他哪个兄弟,都能长长久久地得到祭祀。

怕就怕,醉翁之意不在酒。

康熙一说起这个话茬,不少大臣、勋贵就想起了当时京中流传甚广却没有多少细节的一则谣言。

陛下欲以皇子出继兄弟。

如果他们的猜测是真的,那么这里就是皇帝陛下选择的“发难地”

怎么看,皇帝也不像是在某个皇阿哥出生的时候就打定了主意要把他送给兄弟做儿子的,所以说,一定是最近有些人锋芒太盛,让皇帝感到了不悦,认为应该动手去制约。

胤禔是皇长子,虽然不像皇太子胤礽,但也有着特殊的身份意义,绝对不会被贸然出继。

总而言之,就是神仙斗法,凡人遭殃,直亲王这么狂妄嚣张都没事儿,他们这些旁观的,以及不知道哪位皇阿哥,会这么倒霉。

胤佑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脸色很苍白。

胤禩却是已经被皇帝知会过了,晓得要被出继的那个是自己,淡定得很。

或许从出继的这个消息的告知上来说,皇帝对他算是不错。

勋贵、大臣们犯了难,他们给皇帝陛下搭话吧,到时候被出继的那位肯定会恨死他们,不搭话吧,他们现在就可以死了。

对他们来说,这种两难的选择题,当然是把眼前的困难给度过去再说,因此纷纷出言安慰。

有想要折中的,认为可以“以宗室子承继香火”

然而这种做法却是很傻的,因为皇帝想要的不是让自己的兄弟有香火,他主要想做的是将自己的一个儿子出继过去,提出这种做法的人,本身就将皇帝的意图和结果颠倒了。

晚宴的后半场,就在一群随驾的勋贵、大臣人心惶惶中度过的。

当然,最着急的还不是他们,而是其他的皇阿哥。

胤禟和胤俄两个倒是没什么感觉,胤禟的爱好是赚钱,胤俄自己没了额娘,受庇于太子,出继不出继的,都没什么关系。

而且皇阿哥出继,非同小可,皇帝这么做,就像是送儿子一样,对被出继的儿子也是有所亏欠的,那出继以后的待遇,为了弥补,绝对不差。

皇帝既然在塞外出巡的时候就抛出了这个炸弹,自然不会等到回京的时候再引爆。

没过几天,皇帝给皇孙辈定下了排行以及字旁,皇孙辈取弘字,选日旁,目前得名的皇孙只有一个毓庆宫大阿哥,不过据说皇帝已经给其余儿子的长子都留好了名字。

皇长孙名为弘昭,胤禩的记忆里,没有哪个侄子是这个名字。

昭者,日明也,引申为凡明之称,庙有昭穆,昭取阳明,穆取阴幽,宗庙总皇帝排位的供奉就是按昭穆划分的。

如今太庙之中,太宗皇帝神主牌供奉于昭位,世祖皇帝神主牌供奉于穆位,按照排序,今上康熙帝驾崩之后也供奉于昭位。

继任的皇帝驾崩后供奉于穆位,弘字辈的皇帝驾崩以后,神主牌是供奉于昭位的。

内中意蕴十分充足。

而且,“司马昭之心”

这句俗语里的司马昭,后来被追封的西晋太&祖文皇帝,可就是这么个名字啊!

当然,皇长孙的名字,如果不想那么多莫名的深意的话,也就是皇帝对孙儿的祝愿罢了,可是眼下,另一件事更为重要。

随着皇长孙的赐名而来的,是皇八子胤禩的出继。

康熙帝亲拟圣旨一份:

“朕获承天序,钦若前训,用建藩辅,以兄弟王。纯靖亲王隆禧孝友宽厚,温文敬肃,然天不假年,以致早夭。今有皇八子胤禩,温文敏裕,博厚宽仁,着出继纯靖亲王,承纯亲王之位。”

皇帝的这份圣旨,大意就是他登基之后按照祖宗规矩给自己的兄弟们封王,纯亲王隆禧是个好的,只可惜早逝了,因此他要将品性与隆禧十分相似的八阿哥胤禩出继,继承亲王爵位。

如果说皇长孙的取名在皇子里只引起了一点小波浪的话,那么八阿哥出继纯亲王,一下子就从贝勒变成了亲王,就在皇阿哥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作者有话要说:  嗯,八爷出继了,内斗和外政都可以开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