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312(第1页)
第311章
也正是因为这份底气,当天授三年青州暴雨、齐淄七州大水的消息被送入朝中之时,朝堂之上并无多少天灾复起的惶恐。
天授元年入朝的第一批天子亲选官员,与陛下在做天后之时选出的那批官员,已在新的朝堂秩序之下各自站稳了脚跟,在接下救灾敕令后各自起行。
这一次,武清月倒是做了个闲人。
不过,也不全是做那等无所事事的闲人,毕竟还有另一件事需要由她来做,那就是——
接待还朝述职的敛臂都督。
……
藏原之上的诸国已陆续归入武周的统辖之下,效仿益州都督府的方式,以都督府节制各州,由官员轮换出任都督府长史位置,最高以六年为期。
这个轮换倒是有几个特例,比如:曾为东女国女王的敛臂。
一方面,前东女国,现东女州的民情,其实相比于武周还要特殊一些,说是保护区也不为过。比起空降一个新的州中长官到任,还不如保持原本的框架。
另一面,东女国交付于武周君王与太子的友谊,是该得到回报的。若是非要算的话,东女州的土地与曾经的东女国比起来,还要扩大了不少。
对于敛臂来说,虽是少了个女王的名称,但治下的民众却显然过得比早年间好上数倍了,那又何必拘泥于这个名头。
“这次我是从益州那头过来的。”
敛臂试图效仿武清月的举动,将端茶交谈的姿态也摆出几分威严的样子来,结果发觉对方那份不怒自威的表现许是这两年在朝堂上养出的,实在不是等闲人能效仿的东西,干脆一口闷了下去。
武清月才想夸对方自早几年继任女王之后便气度沉稳了不少,现在又见她在熟人面前还是这个样子,不觉会心一笑。
她随即开口发问:“那现在益州情况如何?”
“西藏都督府与河西走廊之间的通道有之前的唐蕃道可用,靠着修缮拓建,就能将西海盐池的盐卤以及都督府畜牧所得运往鄯州等地,倒是东女州和益州之间的那条路……”
敛臂略有遗憾地说道:“虽有太子殿下敕令,将昔年进军路上的士卒遗体逐一找回,同时拓宽道路,也在河渊之上以滑翔翼助力建桥,让后来人再不必如同当年一般绕行,但贸易往来……终究还是麻烦了些。”
武清月宽慰道:“但总已比数年前便捷多了,这也不是一两年间就能完成的事情。”
修路得靠时间慢慢来的,更何况还是入藏的路。
“也对,现在有了雏形便是好事。”
敛臂点了点头,“益州沃土,粮产丰饶,自打这条道路更易走通之后,西藏都督府百姓也多了几分底气。”
此地归于太子殿下统辖管理,总不会让他们在灾年面前吃不上饭的。而那些修路搭桥的活计,也能额外提供一批能跟朝廷领钱的岗位。
更让敛臂安心的是,督办益州往东女州这条商道建设的,不是旁人,正是韦淳。
以女子身份迎娶皇子的韦淳,在东女州官员面前混得简直可以说是如鱼得水。
要是这不算自己人,还有谁能算?
在去岁和今年上报于朝中的文书里,武清月也格外欣喜地看到,韦淳说自己愿意克服万难去学习,并不是一句大话。
当然了,武旭轮也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他上一次送到洛阳的来信,把阿娘都给看无语了。
武清月接过信就看到,那上头格外飘逸地写着一句总结——“此间乐,不思神都。”
养鱼种花登山吃喝这些也就算了,他还在陪同韦淳巡查益州矿业的时候,抓了一只啮铁兽回来养着,说是神都的纨绔必定没有他的日子逍遥,气得武清月都差点想将人抓回来。
但看在他留在益州还有大用处的份上,她最终还是收回了这个打算。
怎么说呢,武周二皇子到底还是一个好用的吉祥物,尤其是对想要干一番大事的韦淳来说——
这就是一个能够临时代表天家颜面的招牌!
搭路修桥这种事情,她自然不会将武旭轮端在前台,让他把民望给捞到自己手里,但挑拨洱海六诏中除了蒙舍诏之外另外五诏的关系,武旭轮却是个很好用的工具。
那毕竟是一个皇子,说出去的话在外人看来自有不小的分量。
若非韦淳到任的时间尚短,还需要些时日筹备南部边防,怕是都要开始引爆乱局了。
此次敛臂入京,也是武清月有意让她与韦淳一并行动,对她再多几句嘱托。
敛臂答应得也很痛快。
相比于当年的吐蕃,洱海六诏的分量实在有些不太够看,有敛臂和韦淳在那头盯着也就够了。
蒙舍诏王经历了武周覆灭吐蕃的战役,又姑且还能算是个聪明人,总不会做出什么太糊涂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