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一盏()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8章(第1页)

谢赓和李秾打马离开幽馆,赵执站在原地目送二人,直到听不见马蹄声,方才独自向青溪宅院走去。

船从牛渚起帆。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秋日水浅,但河面上帆影未减。

赵执和元骥看着船工驱船由秦淮入长江,再顺流东下。每到一重要渡口,皆停船登记。出长江口后,沿岸南航,经永嘉郡外海,过瀛洲,历时三月余到达南海郡广州港。

船入广州港第一天,赵执但觉此生从未见过如此的景象:在大晛的第一大港口,各国往来的商船密集如过江之鲫,数不清的海陆珍奇在港口及沿岸完成交易。千名万品不输建康,令人眼花缭乱。

赵执站在船头,跟元骥说:“以前听人说交广富贵,牣积王府,不亲眼所见,总觉得是一句空话。今日所见才知道,现实比传言更甚许多。”

元骥虽然去过临近的交州,但从没来过广州港。听到赵执的话,也想起自己听过的一句话来。“我还听过商队的商人们说,广州刺史但经城门一过,便得三千万钱。现在看来更是所言非虚。”

赵执:“光广州一港的商税每日便可达万钱。朝廷还有秦淮及长江沿岸渡口,有瀛洲、交州等大港,如何会至于国库连年亏空?朝中许多人思想守旧,以交、广为边远之地,不愿意到此地任官。他们哪知道,这两地最适合求财者到此聚敛财货。”

“先帝及太子只将目光放在朝中制衡,忽略了交广两州的官员考核,广州刺史一职,非常吏能胜任……”

元骥听到赵执议论朝廷,沉默没有答话。

他们二人劫后余生,现在已没有立场再去议论朝廷事务。妄议朝政是会招来无穷祸事的。赵执大概也立马想到这一点,说完那一句,便不再说话。他们现在的身份是大晛商人。

绍元圣寿

新年伊始,新皇改元为绍元并大赦天下。

绍元初年,弗用学馆因皇家子弟的参与,声名远扬。来馆中听学的四方学子络绎不绝,增至元庆年间的数倍之多。

李秾作为谢泰的伴读,已随谢泰山间度过了两个春秋。

谢泰少年心性,偶尔犯懒贪玩荒废课业,但看到李秾小小伴读尚能勤学,便也能收起玩心。两年求学,谢泰长进不小。每回他回谢府接受父亲的考察,谢富都对他的表现感到满意。希望他学成之后,得人推荐参加朝廷的中正品选。

因此谢泰便专攻朝廷中正官们最青睐的儒学和史学,但每日跟他同吃同住的李秾感兴趣的东西却要杂乱得多。

弗用学馆得皇家支持,蕴藏了大量的古代典籍和本朝先贤着作,比宫中的藏书不遑多让。

有一整年的时间,谢泰都见李秾在反复读二十几册《太史公书》,后来又见她读《商君书》和几篇《管子》。后来李秾开始读一些不知从哪位学子手中借来的抄本,谢泰就完全不感兴趣了。李秾告诉他,那是北朝郭氏撰的《水经》。谢泰问她为什么要读这个,李秾说读它可以知道北地河流的走势和河道的分部。

绍元三年的春天,山间桃花正盛。谢泰此时身高抽长,已经是一名儒雅的十七岁学子。三年前陪伴她来读书的李秾看起来却没什么变化。

三月上巳日,学馆举办流觞宴。众学子并仆从都去山间的清溪中宴饮游玩。谢泰游玩归来,却看到李秾正在廊下安静地读一册书,名字有些奇怪,叫《扶南异物志》。

谢泰很好奇,问她这是什么书。

李秾盘腿坐在廊下,一边晒着春阳,一边跟谢泰说:“这是前朝朝廷从事朱应所撰,朱应受朝廷委派率使团出使南海,所经百数十国,扶南是他所经最大的一国,因此写下这本书,记的是……唔,我还没读多少,记的是扶南风物……”

谢泰走过去一起坐在廊下,问:“为什么要读这《扶南异物志》?”

李秾抬起头来,看着头顶热烈而不刺人的春阳,回答:“我也不知道。谢泰,你知道将军的好友赵执吗?”

谢泰:“听过此人,听说他曾是朝廷的钦犯。”

李秾:“嗯,元庆三十三年的秋天,我随将军在幽馆和赵执饮酒践行,一转眼,三年过去了。他离开建康城这么久,我看这书,大概是想知道他会去哪里,会见到些什么。”

谢泰似懂非懂。山间春光烂漫,城中繁华万千,世界上真的有比大晛建康城更好的地方吗?

当朝陛下皇甫承畴的圣诞日是四月初八,都中人称四月初八为天寿节。本朝陛下人喜热闹,自绍元元年起,天寿节一年隆重似一年。

一进四月,朝廷就出诏令,令都中皆张灯结彩,朝廷臣工轮值,皆可以享受七天休沐。弗用学馆也依例放节假,并将节假时间延长至十五天。

谢泰和李秾从钟山回至谢府,城中处处欢声,沉浸在天寿节的氛围中。就连城中居民能说上一句,说是万里之外的滨国天竺,国王携王妃亲来国中朝贺拜寿。

天竺进献给陛下三头白象。初一那天,天竺使团领白象过御街,引得万民观看人潮如堵。许多城民一辈子都没有见过大象,更何况是白象。因有贵重外宾,今年的万寿节更显隆重。

晚上,一身风尘从宫中赶回来的谢赓把谢富和李秾叫到书房,交待了二人一件事,谢府须在五日内备齐一千匹上等蜀锦。

谢赓神色严峻,这是宫里皇后娘娘单独交给他的事情,此事没有第二个人知道。

谢富听了先是觉得奇怪,问道:“宫中内帑储藏的各式绫罗锦缎何止千百,为何皇后娘娘要您帮她寻这一千匹蜀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