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开局后门通北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章 邢集荒废明港异常(第2页)

他掏出一块手帕,边擦着脸上混合了灰尘的汉水,边道:“还好,还好这明港镇没废。”

马金梁之所以如此感慨,却是之前众人路过邢集时,发现十几天前还呈现畸形繁荣的邢集废了。

集市上一小部分房屋遭大火焚烧成了废墟,许多商铺、房屋门窗破烂,街上不见什么行人,街口外也不再有难民聚集。

刘升一行人骑着骡马进去,幸存者竟然吓得家家紧闭门户。

后来是还是王老五出言恐吓,才叫出一个老汉,问明了缘由。

却是在五月十二,也就是刘升他们招揽难民离开的次日,南边来了一股流寇,裹挟邢集外的难民洗劫了集市。

据老汉讲,那伙流寇应该不到百人,竟似乎是個女子当首领。开始也说是只洗劫地主、富商家的钱粮,不动贫苦百姓。

可当上千难民都冲进集市里,事情就失控了。

好在那伙流寇还算有担当,在解决了巡检司和集市几家大户组织的人手后,又将失控的难民赶了出去。

可惜难民太凶猛,再加上邢集内的地痞趁火打劫,哪怕前后不过一个多时辰,还是让集市许多人家都遭到了破门之灾,死了人的也不在少数。

最重要的是,没了巡检司和几个大户人家管着,邢集便没了秩序,也失去了安全保障。

很多人怕流贼再来,就拖家带口地投奔亲戚,或逃往南边。

如此一来,邢集不再逢集,也就成了刘升等人所见的荒废集市。

通过邢集、毛家集的遭遇,可知河南乡野匪寇肆虐到了什么程度。

所以在半路上马金梁就担心明港镇也遭匪寇袭击,破败荒废。真这样的话,他跟刘升就白来了。

刘升再想卖宝贝、招人,就只有去确山县城。不过这年头,一个卫所百户官,去了县城就跟乡下地主老财没什么区别,说不得就要受人欺负、坑害···

();()  马金梁思绪翻转时,却听刘升一笑,道:“明港镇可不是毛家集、邢集能比的,没那么容易被匪寇洗劫。”

刘升穿越前在明港坐过两次飞机,对这个镇子有所了解。

这里北接豫东平原,南邻桐柏山、大别山区,同时又是信阳州、确山、桐柏、泌阳、真阳几地的交通要道。

还是从河南出义阳三关往南方去的大官道必经之地。

其历史悠久直追西周,从古至今都是商贸繁荣之地,是中州大地排在前几的著名商埠。

这种有名的商业镇,税收可能还要超过某些县城,必然是大明官府看守的重点。

刘升此时望去,只见镇子上的建筑物接连成片,纵、横、斜竟有四五条街道。

刘升虽然还没去过明末哪座县城,却觉得这明港镇的建筑规模估计已经超过某些县城了。

让刘升奇怪的是,明港镇外竟然看不到什么难民。

倒是有四五十人的巡检司弓兵(巡检司兵卒统称,不单指弓手)守在这边的镇口,对进镇的行人、商旅收税,顺带盘查。

刘升拿出望远镜细看了看,发现这些弓兵其实分为两部分。

有十四五个人大约是刀牌手,或者说家丁,大多坐在镇口大路西边的棚屋中喝茶、嗑瓜子,也有趴桌上睡觉的。

这些人明显较为精壮,都配着腰刀、毡帽,旁边甚至摆放了一溜包皮圆盾,有三个人还穿着布面甲。

另一部分人,大约有40个,其中十人做着收税、盘查的工作,另外三十人却是在大路东边的棚屋中或坐、或躺,大部分都在睡觉。

这些人有的搂着长枪,有的则背着弓箭,看着也不如西边的刀牌手精壮,应该都是些长枪手和弓手。

不过两边人在刘升看来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纪律散漫,缺乏警惕性。

如果匪寇要袭击明港镇,只需组织一支十人的马队,就大概率能击溃镇口的这些巡检司弓兵冲进去。

就在刘升用望远镜打量着这些弓兵时,几十个难民模样的人结伙从东北边蹒跚行来。

盘查的弓兵中立即有人迎上去,将难民们拦住。

同时东边棚屋的弓兵也有十几个被叫醒,拿着长枪、背着弓箭向难民们走去。

接下来发生的一幕,让刘升大概明白明港镇外为什么没有难民聚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