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心生嫌隙上(第2页)
“皇祖母方才说的故事,早在古籍上确是有些许记载,不过,还尚有一些纰漏之处,据古籍记载,状元是在洪武二十年献茶,为孝慈皇后治病,可孝慈皇后,早在洪武十五年就已仙逝,如此一来,这个传说,想来还是不可信。”
她颔首,作出一副满意之状,“皇后的心思果真是细腻,不过,处事可就有些马虎了。呵,这些都是题外话,今日哀家召你来,并非只是为茶艺之道,想来你也料出了些许。”
“皇祖母教训的是,臣妾日后处事定会注意着些。”
原来今日召我来,还是为责备我,在宫中,便是行事再为谨慎小心,也难保不为人知晓。
她莞笑,将自己身前四分满的茶水倒入我杯中,“方才要你品茶,而杯中的茶水,却是只有三分满,你可知,哀家的用意?”
“恕臣妾愚昧,皇祖母的用意,臣妾实在是参透不出。”
“三分满的茶水自是
品不出个所以然,哀家这四分满的,亦是品不出其甘醇,可若是哀家将这两杯茶水注在一只杯中,那结果,可是截然不同。你既是身为六宫之首,就该处理好宫中大小事务,而今宫中人心涣散,争斗不休,好不景气,你该做的,就是叫她们如这茶水一般,靠拢团结,这样说,你能明白哀家的意思?”
我若有所悟,想来她说的,是于如今宫中种种状况所言。
“不知皇祖母所指……”
她微扬唇角,一抹似有似无的笑意挂于齿间,“尝尝哀家泡的茶如何。”
我举杯小抿,可茶水,却早已凉透,寒及心扉,“茶凉了,这味道,也淡了些,倒是有些苦涩。”
“这还凉得过人心?淡得过人情?”
她笑靥如初,言语时虽是平静如水,语气,却是有几分悲凉。
“皇祖母……”
“哀家听闻你赐了吴废后太妃之名,可是真的?”
果真是提及了此事,方才她命巧玉到坤宁宫宣我之时,我便已有些预料,这几日时常惶恐此事,终还是逃不过这一劫,想来她已知晓昨日两宫暗斗之事。
“是,因她曾助孝穆皇后抚养过皇上,皇上感念她的恩德,故此,前几日皇上邀臣妾赐她太妃之位。”
我故作无知的神情,“皇祖母,臣妾这样做,可是有什么不妥的?”
此番只为先发制人,此事并非我所愿,这样一来,她也不便责备我。
“此事哀家也有所耳闻,哀家
也是赞同,只是,如今樘登基不久,便将吴氏接出来,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了1“皇祖母,臣妾与皇上本也是有过顾虑,只是,那日臣妾与皇上去冷宫看望吴太妃时,冷宫已是颓败不堪,实在是,不能住人啊,只是一时揪心,便…”
她一声轻叹,打断了我的言语,亦是扰了我的心思。
“皇祖母这般叹息,可是臣妾做错了,若真是如此,还望皇祖母指点一二,也好让臣妾改过。”
“你们都没错,是哀家的错,这都是哀家作下的孽呀1她沉叹,“若非当年哀家为与孝庄皇后争宠,怕是也不会害得吴氏蒙冤被废,而今后。宫也不会有这番争斗,都是哀家的错,都是哀家的错啊1我一番怔忪,原来当年吴皇后被废,不全是万贵妃的栽赃嫁祸,归根结底,还是她助纣为虐,为比孝庄皇后占上风,不惜牺牲吴皇后的一生,倒是叫万贵妃愈发猖獗了。
“皇祖母,此事已过去好些年了,您再提及,也是徒劳啊,您就别自责了,若不是万贵妃诡计多端,您也不会中了她的圈套啊,所以啊,此事也不是您的错。”
“是哀家的错,都是哀家的错。”
她仰首,凝着烛光点点,“当初先帝废后之时,哀家本是看出了端倪,却是为了一己之私,而害了吴氏。”
她长吁,“柔儿啊,你若是得空,就多去仁寿宫走走,陪太后谈谈心,这几日,哀家见她时
,她便时常是一副愁容满面的模样,想来你们封吴氏做太妃之事,也叫她难受了。”
“是,臣妾明白。”
她似是有些倦意,“好了,哀家乏了,你先下去吧。”
“是,臣妾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