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金色童年 如梦如幻(第2页)
阿亮的母亲来领他回家去了,其余的见人太少不好玩,也66续续回家去了。阿珍不想回家,看见晒谷坪的那头——天井台上围了一圈了的,心想肯定有好玩的,便凑了过去。
所谓天井,不过是一个大石围,用水泥和大石块砌成,村民们习惯叫它“天井”
。天井高约1米,面积1o个平米左右,四围凸起,中间平坦,开井的肚子是空心的,上面有一个不小的洞,远远看起来很像一个巨大的水桶。
天井的造型如此奇特,但最初是用来干什么的,却没人能说得清楚,只是村民们喜欢白天在上面晒些农忙收割下来的东西,晚上在这里坐成一圈谈天说地,村头巷尾,家长里短,还能居高临下看大马路上人来车往,倒也是一处不错的所在。如果是一帮青年女子和老太太们,那便是分外热闹了,老太太们会打趣着姑娘们找什么样的婆家,姑娘们则喜欢老太太们讲她们那些古老而又动听的故事。
阿珍听到故事已经开始了,想爬上天井一起坐着听,但因为个子小,爬了两次都没爬上去。树里的英姐一伸手,把她拉了上去。
现在讲的是关于董家弄起源的神话故事,这个事故阿珍已经听过了,虽然听起来很玄乎,但在说者绘声绘色的讲述下,透着一种半真半假,令人将信将疑。因为他们住的地方就叫“董家弄”
。讲故事的是住在村尾的六嫂,六嫂4o多岁年纪,听说不识字,但讲故事却是一把好手,在村里要说她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叔奶也在,阿珍便靠在叔奶的膝盖上竖着耳朵听。
“很久很久以前,我们董家弄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女娲补天,这里就慢慢变成了6地,人们安居乐业,生活得很幸福。在董家弄的一户人家的天井下面,睡着一条龙,这条龙一心想回到大海,便在地下不停地打洞,只要它打满1oo个洞眼,便能在地下连通大海,从而使海水倒灌,董家弄将变成一片泽国。
恶龙每天在地下不停地打洞,为了不让地上的人们觉,它只选择每天半夜的时候打洞。打呀打,打了九十九个洞眼,只要再打一个洞眼,恶龙的计谋便会得逞了。但当它打第一百个洞眼的时候,被那户人家的农妇现了。农妇觉最近半夜天井下面常常传来异响,这天便起来察看个究竟。她现了天井下面探出来的两个龙角,大吃一惊,她赶紧把这件事告诉董家弄全体村民。村民们商议后,决定把恶龙吓跑,他们想到了一个聪明的办法:舂米。
于是,当恶龙半夜在下面打洞的时候,地面上便会传来震耳欲聋的声音:咚、咚、咚。仿佛铁锤敲击着大地。恶龙以为自己的行径被人们现了,人们是在警告它,从此不敢再来作恶。董家弄也从此过上了和平宁静的生活。”
六嫂的故事讲完了,姑娘们还想再听,六嫂不想再讲了,便推叔奶来讲。叔奶见大家兴致勃勃,便也不客气,笑着给大家讲“梁山伯与祝英台”
的故事。其实村里会讲故事的来来回回也就那么几个人,反反复复讲的也是那么几个故事:董家弄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嫦娥奔月、狗熊娶亲……可是大家似乎百听不厌,讲的人也是百讲不厌。
不知不觉间夜已深,一轮皓月当空,满天的星光仿佛人的眼睛一眨一眨。天井边的竹林随风轻摆,摇曳着细长的腰身。天井上投下竹子斑驳的身影。
阿珍一边望着皎洁的明月,一边听叔奶轻声曼语地讲那凄美的爱情故事:“古时候,有一户人家,他有个儿子,叫梁山伯……”
故事讲到高潮处,众人凝神屏气,只偶尔听到几声风吹竹子的“嘎嘎”
响,仿佛天上的月亮也停住了赶路的脚步,在凝神静听。
阿珍听着听着,眼皮逐渐沉重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被人推醒:“起来,该回去睡觉了。”
四顾一看,众人都已经散了,叔奶一个劲地催她回家去。
阿珍说:“我要跟叔公睡。”
一溜烟跑了,叔奶无法,只能跟着回来。
叔公说:“你还是回家睡吧。”
阿珍粘着叔公不肯走。叔公只好哄她:“今晚你先回家睡,明天再说。”
阿珍还是不乐意,叔公蹲下来说:“来,阿爷背你回去。”
阿珍也实在困得不得了,乖乖地伏在叔公背上又合上眼了。叔公蹒跚着步履,摸黑借着月光出门。月光下的马路,一个行人也没有,阿珍伏在叔公宽厚的背上却备感踏实,那是让她最安全的港湾。
在叔公摇晃的步履中,阿珍渐渐的、渐渐的进入了甜美的梦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