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宦官与北伐(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姜维说:“这不是危言耸听,乃是居安思危!”
两个人就这样在朝廷上争执了好一会儿。
刘禅见他们在争辩,一时也拿不定主意。看向黄皓,示意其走上前来。黄皓会意,走上前来,俯身问:“陛下是有什么事情吗?”
刘禅小声地问:“你说他们两人在争吵,朕该如何是好?”
黄皓嘻嘻一笑说:“陛下尽管将此事交给老奴,老奴有办法。”
刘禅大喜,让黄皓放手去做。黄皓得令,于是走到一旁对着姜维和张翼大喊说:“陛下有旨!”
姜维和张翼听了,都停止了争论。等待刘禅话。黄皓见他们停止了争辩,才说:“传陛下口谕:朕刚才已经答应了卫将军北伐,若是反悔的话,岂非显得朕言而无信。此事不必再议。”
张翼不得已,只好领命。
陈袛在一旁心想:“很好,总算结束了。伯约你就好好地北伐吧。等你回来的时候,黄皓就已经是中常侍了。”
姜维在与张翼的争辩中早注意到了刘禅和黄皓,心中不禁老大不乐意,不过也无可奈何,心想:“陛下似乎是有些过于依赖这个黄皓了,这样下去的话可不是办法。不过眼下还是北伐要紧,黄皓这家伙的事情只能暂且先放到一边,等回来再做打算了。还有陈袛这家伙,虽然朝中有他的支持,使我北伐阻力小了不少,不过他毕竟和黄皓勾结在一起,也不可不妨。还有张翼……不如就让他和我一块北伐,好让他知道北伐是时势使然。”
于是又上表请求晋升张翼为镇南大将军,随自己出征北伐。刘禅也没怎么想,便同意了。
……
这之后,在陈袛的协助下,姜维率领六万大军,进屯汉中,图谋北伐。临行之时,诸葛果得知姜维又要北伐,也从朝真观赶来,助姜维一臂之力。姜维对诸葛果说:“去年你所说淮南必有大事生,现如今果然应验了。”
诸葛果回答说:“不止,不久后应该还会再生一件大事。”
姜维问:“什么大事?”
诸葛果笑而不答地说:“天机不可泄露。”
姜维也就没有再问。
姜维到达汉中后,召集众将商议。姜维说:“各位,接到消息,魏国镇东大将军毋丘俭、扬州刺史文钦已经不满司马师专政,尽起淮南兵马造反了。他们如今亲率六万精锐渡过淮河,急行军,深入中原。一路破关拔城,势如破竹。司马师必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身上,无暇西顾,正是我们北伐的大好时机。”
宁随听后,不禁摇了摇头想:“这毋丘俭也太急了,此举虽然能够起到出其不意,掩其不备的效果。但若是途中遭到顽强防守,导致迁延日久,补给线就会被拉长。士卒也会因为连日奔袭,导致战斗疲乏,到时候不得不暂时休整。如此一来的话就会失去了先手优势,被司马师抓住时机反攻。”
姜维见宁随在思考着什么,便询问宁随。宁随便将自己刚才所想说了出来。姜维点了点头说:“的确如此。”
诸葛果这时也说:“毋丘俭不仅心急,而且还犯了一个致命错误。”
宁随不解地问:“致命错误,什么致命错误?”
诸葛果回答说:“虽然这个比喻可能不太恰当,但终归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毋丘俭只是注意了眼前的敌人,完全忽略了他背后的敌人。”
姜维一听,便明白了诸葛果所指的是什么了。姜维说:“你指的是东吴吧。”
诸葛果点了点头说:“没错,毋丘俭他所在的淮南正处吴魏交界。我早已打听过了,他起兵造反前并没有处理好和东吴的关系,就着急地率领六万精锐渡过淮河,急行军,深入中原。后方只留下一堆老弱病残防守。东吴是绝对不会放过这个趁火打劫的机会的。要是东吴出兵,毋丘俭就会腹背受敌,失败也是早晚的事情。”
宁随听到这,突然问:“等一下,诸葛道长,你说你打听过了,莫非你早就知道了淮南那边会生叛变?”
诸葛果笑了笑说:“我之前也说过,我夜观天象,现淮南不久会生大事。于是才派人打听的。”
突然间,姜维哈哈大笑说:“行了行了,诸葛果,你就别跟宁随开玩笑了。”
诸葛果看向姜维说:“伯约想必已经知道原因了吧。”
姜维点了点头说:“刚开始确实是被你那一套说辞给唬住了。不过后来想了想,便明白了其中缘由。”
诸葛果于是说:“那伯约不妨说来让贫道听一听。”
姜维对诸葛果回答说:“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司马氏一家能够干政,并非是动兵变,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其背后定然有着地方诸侯的支持。而司马师的父亲司马懿就曾经做过坐镇荆豫,抵挡东吴;后来为了抵御恩师北伐,又被派去坐镇关中。因此这两处都有他们的势力渗透,不容易反叛。相反淮南那边则是没有什么司马氏的势力掺和,可以说是一直游离于司马氏的权力之外。因此这么一对比,淮南就是最容易生动乱的地方。想来你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派人去打探的吧。然后就拿天象这等话来唬弄人。”
诸葛果笑了笑说:“就结果而言,没有坏处就是了。”
宁随在一旁不禁佩服地想:“诸葛道长果然厉害,竟然看到了将军也没有看到的地方。不过话又说回来,诸葛道长都如此厉害,那丞相岂不是神人了。”
诸葛亮自从出师未捷身先死后,他的事迹就一直在大汉里流传。宁随小时候也曾听到过不少诸葛亮的事迹。由于听得多了,因此无形之中对诸葛亮有一种莫名的崇拜。此刻见到诸葛亮的女儿诸葛果都如此厉害,不禁对诸葛亮更加的崇拜。宁随不禁又想:“可惜没能在小的时候看过丞相。虽然姜老先生也曾告诉过我不少关于丞相的事情,但是我还是想看一看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