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狄道潜入(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宁随说:“我知道,只是我有要事要出去一趟,这铁爪可能要过段日子才能拿了。”
铁匠听后连连点头说:“放心好了,军爷,在你回来之前我一定会打造好并妥善保管的。”
宁随点头说:“那就好。”
于是又急忙前去和柳隐会合。
宁随和柳隐来到了狄道城,却现狄道城是只进不出。有许多过往客商就这样被困在了狄道城。问起原因,却说是打探到了蜀汉集结重兵在汉中,为了防备蜀汉细作打探消息,便下令所有的过往人员只进不出。
宁随和柳隐打探到了这些消息,便偷偷来到一个角落商量。柳隐问:“此事你怎么看?”
宁随想了想说:“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为了防备我大汉打探消息,不过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不会多此一举,写信向我们归降了。毕竟这样会令我们起疑。因此我觉得是第二种可能,就是为了防止消息走漏,以免归降失败。”
柳隐点了点头说:“嗯,我跟你想得一样。”
宁随又说:“话虽如此,我觉得我们还是要潜入到他府里,看看能不能偷听到他是怎么打算的?”
柳隐同意说:“嗯,事不宜迟,我们马上出吧。”
宁随和柳隐偷偷地潜入到李简府里。二人分头行动,柳隐负责西边;宁随负责东北。宁随寻找了一会儿,便在大厅上现了李简。只见李简在大厅上走来走去,坐立不安,看起来十分地焦急。旁边站着一名副将。宁随见状趴在了屋顶上,俯身倾听了起来。
李简走了没几步,转身对副将说:“你去看看,看看回信到了没有。”
副将领命,下去了。没过多久,副将又回来说:“将军,汉朝那边还是没有消息传来。”
李简听后,不禁叹口气说:“这可如何是好啊,若是再这么只进不出,狄道城迟早会挤破了人。若是被郭刺史知道了,迟早小命不保。”
副将安慰说:“将军,不必如此担忧,末将以为蜀汉必会接纳我们的。”
宁随趴在屋顶上心想:“看来李简投降是真的了。”
又听得李简在下边问:“哦,你何以见得呢?”
那副将回答说:“狄道城对大魏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即使损失掉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对蜀汉来说可就不一样了。末将听说蜀汉如今已经集结了重兵驻扎在汉中,随时准备北伐,只是一直找不到时机,所以耽搁不前。而将军这一归降,对蜀汉来说正好是一个切入口,因此无论如何他们都会出兵的。”
宁随在屋顶上听那副将的话,不禁佩服地想:“这家伙可真有远见。”
李简也说:“不错,你说得有理。”
过了一会儿,李简又对那副将说:“你即刻传令下去,叫他们务必要打听汉军的动向,一有消息,立刻汇报。当然,不能告诉他们目的,明白吗?”
副将领命,下去准备了。李简则在大厅内来回踱步,显得有些彷徨。
宁随见李简是真的打算投降,于是找到了柳隐,告知了此事。柳隐说:“他既然是真的打算投降,那么此事就需要谨慎筹划一下,不能像以前孟子度那样子。”
宁随一愣,问:“孟子度是谁?”
柳隐说:“哦,对了,你不知道这件事情也难怪,毕竟这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柳隐告诉宁随,孟子度名达,乃是先帝时期帮助先帝入蜀的大功臣。后来因不满被先帝派去镇守上庸而心生怨恨。以至于再后来荆州失守,关侯派人求救时,竟然拒绝出兵救援。之后害怕先帝的责备而率领部曲投降了曹魏。不过后来幡然悔悟,又向丞相致书请降。丞相对此十分看重,并嘱咐他要慎重行事。不料孟达并没有在意丞相的话,结果导致计划泄露,被司马懿率军将其斩。
柳隐接着说:“若是孟达先前能够谨慎筹划的话,只怕上庸三郡早归我大汉所有了。因此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这一次当要谨慎筹划,不能再次重蹈覆辙了。”
宁随点了点头,又问:“那我们现在要怎么做?”
柳隐说:“既然李简是真的投降,那就先把将军的书信交给他吧。”
于是和宁随偷偷地来到大厅上,见李简还在,于是便走了出来和李简见面。
李简见到他二人,大吃一惊,问:“你们是什么人?”
柳隐回答说:“切莫声张,我们是大汉派来的。”
李简听闻,大喜,立刻出厅观察四周,确保无人后关上了门。然后问:“你们将军是怎么说的?”
柳隐回答说:“这里有我们将军写的一封书信,你可以看一下。”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