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汶山之乱(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廖立,字公渊,武陵临沅人,曾是蜀汉重要的谋臣。被诸葛亮评价为“楚之良才”
,与凤雏庞统相提并论。然而廖立自恃奇才,曾经公然批评过刘备、关羽、向朗、文恭、郭攸之,还诽谤众臣,因此在诸葛亮的奏请下被废为民,流放到汶山郡。廖立也十分老实地带着全家人在汶山耕养自给。后来廖立又听说朝廷派姜维出兵征讨汶山郡的叛乱,觉得是自己重新回到朝廷的机会,便特意前来拜见。
廖立一进帐,便哈哈大笑地对姜维说:“伯约,真是好久不见了!”
紧接着又与众将一一拜见。轮到宁随时,便问:“你小子是什么人?”
宁随看了一眼姜维,姜维示意回答。宁随于是回答说:“我叫宁随,是姜将军的幕僚。”
廖立不以为意地对宁随问:“你小小年纪,也能当得幕僚?”
宁随听了,心里有些不乐意,不过姜维曾在升帐前嘱咐过自己,让自己能不说话就尽量不说话,因此对于廖立的疑问只好选择沉默不语。
姜维见状,也即时解围地问廖立来此做什么。廖立立刻回答说:“某听闻朝廷派兵前来征讨汶山叛乱,因此特意前来相助。愿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夷人领投降。”
姜维寻思着廖立被流放在这里已有十余年之久,对此地的风俗民情定是十分熟悉,是最好的人选。于是便同意了,并且为了以防万一,还让宁随护送廖立前去。廖立心中起疑,脱口而出说:“这小子年纪轻轻的,有多大的本事,能够保护得了我?”
姜维于是又说:“既然这样,我再派孝兴一同前往保护你。”
廖立立刻笑嘻嘻地说:“这就对了嘛。”
姜维抱拳对廖立说:“此役成败,就拜托在廖公身上了。”
廖立回答说:“你们就瞧好吧。”
带着宁随和句扶出去了。
却说夷人与句扶一阵厮杀,大败而逃,撤回到了县中防守。几位夷人领聚集在县衙大堂上商议着办法。正商议着,忽报朝廷遣使前来。几位领又纷纷议论了起来,都认为是朝廷派来招降的。其中一位领说:“汉人势大,我们是打不过他们的,不如就降了汉人吧。”
另一名领怒气冲冲地说:“去你娘的,没点骨气,要降你自己降好了,我宁死不降!”
那建议投降的领也生气地回答说:“我也是为了大家着想,凭汉军的实力,我们绝对不是对手,不如趁早投降,还能保住一族性命。”
这不想投降的领又生气地说:“哼,贪生怕死,孬种!”
要投降的领听了,更加生气地说:“你他娘的,竟敢说我是孬种,有本事比一比。”
说着抡起拳头就要上前。不想投降的领也没有害怕,说:“来来来,怕了你不成!”
也准备上前去干架。这时,又有一名领突然站了出来说:“两位,先别吵,如今汉军使者就在城外,不如先放他进来,听听他说些什么,我们再做打算。不知意下如何?”
这两名领一听,也有道理,便答应了,其余领也纷纷附和。于是便吩咐了下去。
廖立带着宁随和句扶,来到了大堂上,见过了几位领。领共有六人,分别叫雅单、姚柯当、迷回、吉鲁图、柯比南、莱修。其中明确主张投降和明确反对投降的分别是莱修和迷回。而劝阻了他们两个的则是吉鲁图。
当下廖立三人和六位领互相认识后,雅单先问廖立三人的来意。廖立直接开门见山地回答说:“我是特意为了尔等性命而来的。”
迷回“哼”
了一声说:“口出狂言,找死!”
雅单劝说:“迷回,别生气,先听他怎么说。”
于是对廖立问:“你说是为了我们的性命而来,可试说一下,若是我们不合意,定让你们血溅当场!”
句扶听了,生气地站了出来冷笑着说:“就凭你们,只怕是还没这本事。”
雅单看向句扶,认出这是不久前和他们交手的那名汉将。当时自己和其余五人一起联手,才堪堪与他打平,现下回想起来,还真是一场恶战。雅单瞬间没了底气,弱弱地对廖立说:“你说吧,我们听着。”
于是,廖立直接开门见山地向六位领问:“各位领,我就问一句,若是我们双方真的打起仗,你们觉得你们能赢的了吗?”
一句话,让在座的领都沉默不语。只有迷回第一个回答说:“哼,虽然我们人比你们少,但是我族勇士个个晓勇善战,真打起来未必会输给你们汉人!”
句扶听了,又冷笑着说:“哦,是吗,那和我打的时候怎么输了?”
迷回大怒,被气得说不出话来。莱修咳嗽了一声,说:“确实,真打起来我们的确会输。”
廖立又说:“那不就行了,你们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向我们投降,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话虽然说得难听,却也十分有道理,众位夷人领都无法反驳,一时之间又是一阵沉默。
宁随和句扶站在一旁,听着廖立的说话。宁随心想:“这老头不说话则已,一说话就让人感觉很不爽。”
句扶则想:“廖公渊即使被流放了,性情还是没有多大改变,说话实在是太自大了,这样下去夷人即使臣服了,也未必会心服。”
又过了一会儿,雅单才回话说:“若是我们投降,朝廷会怎样对待我们?”
句扶一惊,心想:“不好,如何对待夷人这件事情将军没有和他说,以他的性情,只怕是要坏事了。”
谁料廖立思索片刻后,便回答说:“各位领放心好了,朝廷已经允诺过了,若是尔等投降,一概既往不咎,还会减免尔等的赋税的兵役。”
廖立的这一句话正好说到了点子上,这里的夷人造反就是因为赋税兵役过于繁重的缘故。其实,汶山郡的赋税兵役和其它郡县都是一样的,只是因为汶山郡地处阴寒之地,相较于其他郡县来说是很穷的。所以,即使是一样的赋税兵役,在其他郡看来或许不怎么繁重,但在汶山郡这样的穷苦地区来说则是过于繁重了。对此,汶山郡的人都希望朝廷能够减免赋税兵役,可是朝廷一直都没有减免此地的赋税兵役。汉人还好,还能忍受,不敢轻易造反,反而是夷人,性情暴躁,脾气耿直,忍受不了一点,于是铤而走险,聚众造反。
当下几位领听了廖立的话后,无不都心动了起来。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