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总裁每天都在种花无重复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9页(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陈家蜜相信她都懂,只是对金钱的贪欲战胜了所谓的道理而已,所以连和这样的人讲道理都是浪费时间,因为你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而往往这种人其实是最识时务的。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哪里有利益就往哪里奔。

  这是人逐利的天性,贪欲会像一根羽毛,时不时挠在人的心上。

  陈家蜜不愿意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和这些人的纠缠上。

  而且照陈爸的说法,以后这样的事情只会前仆后继而来,况且陈家蜜还是独生女,但凡有点想法的人家都会有分杯羹的企图。

  她想要做的事情不但和环境格格不入,而且还有人已经等着享受她的胜利果实。

  陈家蜜却想起老珍妮给自己讲过的一个故事。

  某一日她在洗土豆做饭的时候,突然有感而:“你们中国人是不是觉得我们很爱吃土豆啊?”

  简直除了肉就是土豆,陈家蜜老实点头:“是的。”

  老珍妮“咯咯”

笑:“其实欧洲人以前级讨厌土豆的。”

  几乎每顿都要吃土豆的地方,竟然还有过讨厌土豆的日子吗?

  陈家蜜听老珍妮说了一段欧洲的老黄历,大概两百多年前欧洲人口剧增、战争频繁加之各种天灾,小麦产量锐减,食物极其匮乏。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就开始推广种植十六世纪由西班牙航海家从南美洲带回来的土豆。

  可是土豆属于茄科,大多数茄科都有毒性,而且土豆长在地下,没有被圣经提及,所以农民对这种作物非常的抵触,各种关于土豆不吉利且有毒的谣言不胫而走。

  同时期的俄国叶卡捷琳娜女皇和法国的路易十六也都尝试推广过土豆,路易十六还让王后头上戴着土豆花做表率,可想而知效果也都不好。

  反而越推广,就越抵触。

  于是腓特烈大帝悄悄借了块大领主的土地种土豆,而且派重兵把守。附近的农民一看,觉得领主土地上出产的肯定是好东西,有人看守那更加是好东西中的好东西,那么这东西就一定值得偷。

  对于农民偷土豆的行为,腓特烈大帝是默默鼓励的。

  于是人们现它既好吃又方便种植,终于流传了起来。

  老珍妮说她以前去过德国波茨坦无忧宫,那里有腓特烈大帝的墓地,墓地上都是游客用来祭拜他的土豆,特别朴素,又特别让人敬佩。

  陈家蜜倒觉得这个故事除了展现一位君主对于人心的把握,重要的难道不是一个成功的广告吗?

  陈爸一再和她提起的环境问题,陈家蜜其实思考了很久。

  强硬地展现自己的种植理念,必定会引起其他花农的抵触。

  而手段太过柔软,那别人根本不会把你当回事。

  想要成功推销自己,必须采用诱导的方式,让旁人看到切切实实的好处。

  下午的时候,陈家蜜跟家里说自己出去一趟,便骑着陈妈那辆老式女自行车去了村委会。

  这会儿才下午两点半,村委会的成员还都在坐班,不过并不很忙,门卫看见陈家蜜,他认识陈家的这个女孩,便放下报纸问她:“找谁呀?”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