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从绞杀吴三桂开始崛起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章 敌我态势亡命滇西(第2页)

满清方面,八旗清兵入关时,兵力有583牛录,17万人左右,扣除留守兵力,入关八旗兵的数量,大约15万。

满清八旗,分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

在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正黄旗、镶黄旗是上两旗,旗主是努尔哈赤、皇太极,其他旗主,都是努尔哈赤的子孙,每一任旗主,都是由上一任旗主的儿子继承。

多尔衮时期,顺治皇帝是正黄旗、镶黄旗旗主,多尔衮是正白旗旗主,同时兼任镶白旗旗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多尔衮死了后,顺治亲政,为了加强皇权统治,夺走多尔衮亲领的正白旗,这样正黄旗、镶黄旗和正白旗列为上三旗,顺治亲领上三旗,此举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

满清八旗,每旗包括满八旗、蒙八旗、汉八旗,每旗旗主1名,都统(固山额真)3名,分别统领满旗、蒙旗、汉旗,同时设3名副都统(梅勒额真)。

都统(固山额真)下辖5名参领(甲喇章京),参领下辖5名佐领(牛录额真),每个佐领(牛录)兵300人。

正常情况下,都统下辖兵力约7500人,每旗旗主,下面满蒙汉3个都统,每旗兵力就是人,满编总计约18万人。

顺治十七年,八旗满清官改汉名,固山额真改都统,甲喇章京改参领,牛录额真改佐领。

满清入关时,八旗每一旗,有满洲大兵约7500人,满清女真总数6万人,其他12万,由蒙古人、汉人组成。

顺治五年(1648年),满洲八旗,男丁数是5。5万人,蒙古八旗,男丁数是3万人,汉军八旗,男丁数是4。6万人,包衣汉人,男丁数是21。6万人,合计35万人左右。

顺治十四年(1657年),满洲八旗,男丁数是4。9万人,蒙古八旗,男丁数是2。6万人,汉军八旗,男丁数是7。9万人,包衣汉人,男丁数是23。7万人,合计39万人左右。

由此,可以看出,清朝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无论是数量、质量,都在严重下降,汉八旗、包衣奴才,不断增加,清朝八旗汉人,比例也不断增加。

满清初期时,八旗总兵力18万,等于18万个编制,严进宽出。

八旗兵,待遇非常好,月饷银五六两,还有行军饷(类似出征饷、出差补贴啥的),在当时的国内,就是人上人,福利太好,没有女真满人愿意放弃,死一个替一个,满编满员,满人不够,汉人来凑。

满清顺治时期,八旗兵力不变,18万左右,绿营30-40多万(收编的明朝军队),全国总兵力50-60万。

永历十二年,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

满清10万大军,兵分三路,试探性的进攻,南明永历政权,北路的吴三桂、李国翰,南路的卓布泰,中路的洪承畴。

三路清军的主力军队,大部分都是汉八旗、绿营,很快,三路清军,突破湖南、四川、广西后,会师贵州。

三路清军,半年时间不到,势如破竹、摧枯拉朽,击垮、打穿永历政权。

眼看着,永历政权,不堪一击,崩盘在即,满清朝廷,开始抢夺功劳。

信郡王多尼(23岁),封安远靖寇大将军,统帅平郡王罗可铎(19岁)、贝勒尚善(38岁)、杜兰、固山额真伊尔德、阿尔津、巴思汉、卓罗等,大批满蒙权贵将领,八旗兵南下,以便节制三路清军,既可以监督汉八旗、绿营,又能夺取首功。

满清4路大军,十几万兵马,会师贵阳。

随后,信郡王多尼,平西王吴三桂,征南将军卓布泰,又是兵分三路,攻云南。

晋王李定国,带着南明最后的精锐,进入贵州西部,迎战满清大军,双方爆发会战,晋王大败而回。

永历小朝廷,在朱由榔的带领下,带上家眷、文武大臣,开始亡命滇西。

喜欢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请大家收藏:(

http:www。xiakezw。com"

target="

_blank"

class="

linkcontent"

>www。xiakezw。com)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