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靖安历史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章(第1页)

“姑娘不被事物表象迷惑,不为旁人流言裹挟,剑走偏锋探真相、捍道义,正是阁主要找的人。”

华服男子领着杨淑上楼。

布衣男子还在原地抱着失而复得的钱袋,心有戚戚:阁主让他演戏,可没说自己那袋作为表演道具的钱袋会差点沦为牺牲品啊!

此前遇到的先天阁人士年纪均偏轻,不曾想阁主年事已高,杨淑望着他花白的头发,主动拱手作揖:“晚辈拜见尊长。”

“公主多礼了。”

简单寒暄后,魏无涯又向她介绍了其余几人的姓氏字号。

“诸位仁兄,幸会。”

杨淑拿起面前斟满琼浆的酒杯,仰头一饮而尽。

“公主爽快!”

几人一同回敬她一杯。

“魏阁主约我来此,想必不是为了喝酒。”

杨淑目光扫视一圈,最后落在孙邈身上,“孙兄此番来到成都,想必也不是为了方才的闹剧,四川百姓的怪病,你可有办法根治?”

孙邈抬手闻了闻自己的衣袖,“我才洗了澡,身上竟还有药味吗?”

赵锋乐不可支:“孙兄,你成天泡在草药庐里,早腌入味了!”

孙邈懒得搭理捧腹大笑的几人,“公主可听过‘病从口入’一词?四川百姓的怪病症结便在饮食上。在下翻阅医书,发现这种大脖子病多出现在内陆地区,而这次在四川集中发现了多例大脖子病的患者,主要是盐出了问题。”

“盐?”

“以往,盐采用民制民营的方式流通于市场,沿海地区产盐具有天然优势,规模生产,成本控制,销往内陆哪怕需要另外的运费,依旧有利可图,因此,全国各地的盐多数都产自沿海地区。”

听他说到这,杨淑基本明白了,“但后来,朝廷推行盐铁官营,民制民营转为官制官营。”

孙邈点点头,“我到了成都,便去盐课提举司打探消息,那些盐官不愿从外省购盐、运盐,于是便在当地的山井炼盐。”

赵锋奇道:“这些盐官吃饱了撑的,放着现成的盐不买,非要自给自足?”

杨淑语气凉凉地说:“从外省购盐,那肥水不就流了外人田吗?”

“不错。”

孙邈说:“我还发现患病的百姓,家境越是贫寒,症状便越是严重。”

“达官显贵无一人得此怪病,因为平日里吃的多的是山珍海味。”

而穷苦百姓哪有闲钱买那些大鱼大虾,吃的都是粗茶淡饭。

雅间内好一阵沉默。良久,杨淑才出声道:“诸位身在江湖,为国为民,倾尽所能,可知位卑言轻?身居高位,方能大有作为啊,无论是于民还是于君。诸位可愿为朝廷效力?”

“这便是我今夜约见公主的目的。”

魏无涯缓缓掏出一块令牌,置于桌上,“此乃先天阁阁主令牌,公主持此令牌,便可动用先天阁的所有人脉物力。”

杨淑没急着接,反而问了句:“阁中可有擅易容之人?”

华服男子闻言哈哈一笑,抬手在下颌处摸索了一番,轻描淡写地揭下一张人皮面具,掀开外袍,漫不经心地取出里面的垫肩、内衬……大变活人。

杨淑震惊地打量面前花容月貌的女子。

她微微颔首,露齿一笑,声音并不陌生,正是那位卖包子的姑娘,“雕虫小技,不足挂齿。”

与先天阁阁主等人辞别,回到落脚的客栈,杨淑便迫不及待地奔向裴裕的房间,想和他分享这晚的所见所闻,以及某个由来已久、如今水到渠成也势在必行的疯狂念头——

蜀王谋逆之举,罪大恶极,株连九族,除了皇帝直系,旁氏宗亲难逃一劫。

嘉和帝子孙凋敝,仅与贵妃严榕育有一子名智,年仅三岁,尚不会说话,是个痴儿,而严榕乃吏部尚书严芮之幼女,若日后由无知稚子继承大统,政权落入谁手不言而喻,严芮在吏部尚书的位置上,任人唯亲,党羽众多,届时不费吹灰之力,便可挟天子以令诸侯。

既如此,她为何不能登临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彻底掌握自己的命运,也改变山河动荡、百姓困苦的大梁衰微的气数?

这满腔心事,她只能同他一人说,没来由地坚信,他将一如既往,无条件地包容她的叛逆、支持她的雄心,不料,竟扑了个空。

帮忙打点私兵收编的差事儿,这么费时?都指挥使司的人没给他使绊子、拖后腿吧?不应该,他们没那个胆量也没那个能耐,他是常胜侯之子,又立过实打实的军功。

杨淑坐在裴裕的床沿上百无聊赖地胡思乱想,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她天马行空的思绪。

裴裕风尘仆仆地走进屋内。

杨淑莫名浮起一丝鸠占鹊巢的心虚,欲盖弥彰地从床上弹起,轻咳一声:“怎么忙到这么晚?”

裴裕沉默不语。

屋内光线太暗,杨淑又点了一盏灯,这才瞧清少年没穿日间那身红衣,换了一件粗陋的素服,面色前所未有的凝重,神情近乎悲怆,再无半分张扬。

她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发生什么了?”

裴裕咬了咬牙,艰涩道:“玉门关失利,我父亲……常胜侯战死,铁骑营折损过半,败走嘉峪关。”

哐啷一声,北风剎那间吹开半掩的窗户,凌冽的寒气铺天盖地,席卷而来。这个冬天似乎来得早了些。

杨淑猝不及防,被冻得一激灵,“什么?”

“朝廷急令,命我即刻动身,前往嘉峪关整顿边防军务。”

裴裕深深地望了她一眼,眼里似有泪光一闪而过,凝结了千言万语,“我……不能护送公主回京了,请公主多加保重,一路小心,提防杨爽及黄伟之流的余孽残党在途中劫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