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与皇太极二三事小玉儿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4章(第1页)

对于这件事情,苏拉玉儿原本并不十分相信。

适逢察哈尔林丹汗崩逝,窦土门福晋第一个来降,皇太极大喜,让她在八旗勋贵之中随意挑选,但凡选上谁,定让那人娶了她,以示重视,她却直接挑上了皇太极,直言想要入宫。

皇太极笑着对她说道:“但凡八旗中人,你选上任何人都成,哪怕是个普通士兵,本汗也能让他一步登天,唯有一人你不能选,那就是本汗!”

这位出身于蒙古阿霸垓部落的女子奇道:“为何不成?您后宫女子众多,我并不奢望成为您的大妃,难道做个侧福晋还不成么?”

从前便是汗王的福晋,如今让她做臣下的福晋,她心里并不乐意。

皇太极面不改色道:“成为本汗的福晋是长久不了的,你还是选旁人为好!”

巴特玛璪并不理解这“长久不了”

是个什么意思,权衡之下,最后选择了豪格,没过多久,豪格后院里便多了一位身家丰厚的侧福晋。

林丹汗已逝,此时正是一举拿下察哈尔的好时候,在窦土门福晋来降以后,皇太极再次派人出征察哈尔,终于一统漠南蒙古,更得到察哈尔最后一任汗王额哲献上的,从元末时就失踪了的传国玉玺!

皇太极大喜,当场将自己的次女,也就是哲哲所出的长女马喀塔嫁给他,以示亲近。

至于其他几位来降的林丹汗遗孀,皇太极直接从每个人手中扣下一半的财产,而后将额哲之母苏泰大福晋嫁给济尔哈朗为侧福晋,因为济尔哈朗的大福晋叶赫那拉氏与苏泰是亲姐妹,又将俄尔哲图福晋嫁给七贝勒阿巴泰,因为她是阿巴泰已逝大福晋那拉氏的妹妹,将苔丝娜伯奇福晋嫁给了多铎,从此多铎府里又多了一位侧福晋。

至于原林丹汗的正室囊囊大福晋,竟然看上了亲率八旗铁骑踏破察哈尔的多尔衮,皇太极自然乐得做个顺水人情,将她嫁给多尔衮为侧福晋,多尔衮心中再是不愿,可事关重大,又有大汗下令,他只能遵从。

莽古尔泰因为被夺牛录之事,对多尔衮和多铎本就怀恨在心,此次出征察哈尔,又是以多尔衮为帅,他心中更加不满,竟干出不尊军令之事,皇太极等的就是这一刻,将他亲手杀了自己的额涅,先汗的衮代大妃,用以邀宠之事重提,将他狠狠训斥一顿,撸了他身上的所有职务,又将他手中的正蓝旗交给自己的长子豪格,自此,正蓝旗也落入了皇太极手中。

代善眼看阿敏和莽古尔泰落得如此下场,林丹汗遗孀自己又一位都没能娶着,自知受了皇太极忌惮,审时度势之下,终于在朝会之时,自请废除四大贝勒共同议政的形式,皇太极等的就是这一刻,他欣然同意了代善所请,自此,才真正成为大金独一无二的汗王。

奠定了自己“南面独尊”

的地位以后,他将后宫的女子一个个嫁出宫里,直到最后,连大妃也自请入观潜修,长伴青灯。

到了此时,苏拉玉儿才知道,他是多么的珍惜她,舍不得她受半点委屈!

哲哲之事,皇太极并未隐瞒苏拉玉儿,他让哲哲自个儿选,若是执意留下大妃这个尊号,科尔沁莽古思这一支,他以后便不会再管,若是自请离开,那么他便向她保证,从他以后的三代之内,他们这一支将永远是科尔沁之王!

自从得知林丹汗的遗孀,他一个未娶,又眼睁睁看着他将后宫女子一一嫁出后,哲哲便预料到了这一日,面对这样的选择,于情于理她都只能选择后者,那个小玉儿在他眼里,当真珍贵成这样么?哲哲永远都想不明白。

第40章

得到了南面独尊的地位,又有传国玉玺在手,接下来的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登上帝位,建立新朝。

皇太极的登基大典,不仅大金勋贵全部到场,蒙古各部首领都千里迢迢赶来沈阳观礼,苏拉玉儿的阿布、额吉、阿哈都来了,嫂嫂因为刚刚生下小侄子,并没有随行。

皇太极自个儿召见了她阿哈桑噶尔寨和阿布白音,苏拉玉儿则在自己的院子里见了额吉,这是她出嫁以来,第一次见到除小姑姑以外的亲人。

见到额吉那一刻,这些年来的心酸不易全部涌上心头,苏拉玉儿鼻头泛酸,扑在额吉怀中大哭一场。

乞颜氏何尝不心疼女儿,嫁出来联姻已经是迫不得已,哪里知道还要经受这么多波折,可是生在这样里家里,女人的一生,自己根本做不得主,她有一下没一下地拍着苏拉玉儿的背,悄悄问道:“大汗他……对你可好?”

苏拉玉儿并没有抬头,只埋在乞颜氏怀里点了点头。

乞颜氏也是嘀咕:“想来应该是好的,你不知道,在你和十四贝勒刚刚和离那会儿,你的信前脚送到你阿布手里,大汗的信后脚就到了,信中是极尽的安抚,又说余生只对你一个人好,就连咱们部落都有安排了。”

苏拉玉儿终于抬起头来,撸起袖子将眼泪一抹,眨巴着微红的眼睛问道:“什么安排?大汗早前跟我说过,科尔沁三代以内都会是伯祖那一支称王,他还能对咱们做什么安排?”

乞颜氏微愣:“这我可不知道,你阿布只与你阿哈说了,其他人一个都没透露过,想来是不宜宣扬出去的。不过单看大汗为了你,能把后宫女子全部清空,便知道,他绝不会亏待咱们的,你如今走到这一步,更加不能行差踏错,这一回,整个部落可就真的指望你一个人了!”

苏拉玉儿心中苦笑,她只是个女人,身不由己,心亦不由己,肩上哪里扛得起这么重的担子,可是身为阿哈和额吉的女儿,她不得不应下:“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