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天机之合西朝晋江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章(第2页)

年初的时候,天现日蚀,继而关中田旱,民生怨道,朝廷的连番赈济亦难安抚。

二月末,太史令沈逍撰出谶语,曰“辰星出于孟,文政有失”

,谏今上亲书罪己诏,至祭天坛求雨,则可正四时。

消息一出,朝内外议论轩然,但民心,也总算安稳了下来。只是这样一来,帝京长安里便涌进了大批想要一睹神迹的百姓,将皇城西北附近的街巷堵得水泄不通。

洛溦撩开车帘,见沿渠排摆着各式算命看卦的摊位,周围聚满了求问姻缘功名的男女,亦有不信这等江湖术士的百姓,拈了香,在渠畔自顾朝对岸玄天宫的方向跪拜。

正如所料,马车并不是去郡主府,而是带自己去玄天宫,去见沈逍。

就跟去年那两次一样。

马车驶过渠桥,过玄天门、司天监,入祀宫。

祀宫靠近龙首渠的那一头,密匝地遍种着翠竹苍梧,将远处香客们的嘈杂彻底阻绝了开来,豁然空旷幽远。

中央方圆百丈之内,草木俱无,只铺着白珉石的地砖,白净剔透,如明月坠落人间,悠然育出当中一座九层高阁,孤绝巍峨。

洛溦在璇玑阁前下了车。

接应的侍者,告诉她太史令尚有公务未完,请她稍等。

洛溦知道这里的规矩甚多,不敢造次,站到阁门附近的廊柱下,拎着食盒,微微靠着柱子而站。

璇玑阁里供放着尧舜时传下的神器玉衡,因而防御部署森严,高阁四下连草木都不栽种,光洁一片,任何人出现在百丈之外,都会立刻暴露无遗。

周围也没有什么可以休憩的地方。

洛溦靠着廊柱,默默望天,打发着时间。

竹林上方的天际线上,乌云渐涌,似乎有了风雨欲来之势。

自从玄天宫出了谶语,让圣上写下罪己诏,干旱了许久的长安城,就开始起风了。

可见这阁里神器,和那位能读懂神器的人,确实是有些神通的吧?

洛溦望着远处流动的云潮,脑海中,浮现出去年入京时的情形。

那日正逢上元夜,乾阳楼前挤满的人群,就跟这积雨的乌云似的,黑压压的一大片。

马车被挤得没法动。

车外人说,是圣上与皇族亲贵上了乾阳楼,要放天灯,与民同庆。

她等了好久,忽听见人群中爆出欢呼,姑娘们更如着魔了似的,又哭又笑地喊了起来,“快看,是太史令!”

“太史令!”

她撩帘探出头去,恰见城楼升起漫天的天灯。

城楼上站着不止一人,但唯独那一人格外耀目,振袂凭风而立,万灯璀映之下,神姿高彻,恍若谪仙降世。

他接过宫人奉上的花灯,递给了身畔的长乐公主……

风势渐渐大了,压得竹林万顷翠绿簌簌作响。待吹拂至祀宫中央,因为空旷无所遮挡,刮得愈加肆意起来。

洛溦想起食盒里的热糕,伸手摸了摸盒底的铁槅。

碳火像是熄了。

她挪到廊柱后避风的一面,蹲下身,把食盒放到膝上,解开包袱锦布,将盒盖微微揭起一角。

残留的几缕凝白热气,随风散了出来。

等得太久,碳烧尽了,点心也快凉了。

凉了,就不能吃了。

母亲颇费了些工夫,打听到太史令曾遣人去渡瀛轩买过几次玉芙糕,估摸着他喜欢吃,所以前两日郡主府传话来时,便寻思着投其所好,买来送去。不管到时能不能见着太史令,关键要要把诚意和心思做足。

只是母亲不知,那买点心的十两银子,被大哥偷偷拿了去“周转”

,结果周转不成,如今人还被关进了西城的牢狱。

洛溦昨日忙了许久,又是钻研方子,又是摘花摘叶子准备食材,一大早起来炮制出几可乱真的热糕,可到底没有渡瀛轩秘制的糯米粉,这下糕点一晾冷,就会又沙又硬,不再好吃了。

她四下看了看,见无人在侧,伸手取出一块热糕,放进嘴里尝试。

馅心还是温热的。

但也不大好吃了。

至少,对沈逍那样的人而言,大概率是不会觉得好吃的。

洛溦暗觉可惜。

做这些糕点用的鲜花、巴叶,是园子里摘的。茯苓、莲子、芡实、山楂那些能入药的食材,因有门路,也只花了半两多银子。但三种米料碾磨加工,又是半两,糖霜五钱,且蜂蜜是真的贵,一小罐就花了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