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官符如火笔趣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章 回头看中(第1页)

整理好了衣物,乔树军又从书柜里抽出了一本集邮册,胡晨阳的来信都夹在这本邮册中。

不知不觉,胡晨阳已经给她写了二十多封信了。而她,大概也回了他十几封信吧?

第一次与胡晨阳见面,是在105国道上吧?那时候,高明亮还是县委书记,胡晨阳还是县委书记秘书,看得出,当胡晨阳得知她就是《赣源组工》的“乔编辑”

,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啊。如果自已当时就告诉他:“胡晨阳,我这次来新峡县,除了挂点扶贫,还是来考察你的,你愿意来我们省委组织部吗?”

如果真这样问了,胡晨阳会怎么回答?高明亮又会是什么态度?

当然,没有如果。

直到现在,两人已经多次见面,多次通信,乔树军也从来没有问过胡晨阳这样的问题。

自从胡晨阳到宗教局上班以后,来信已经有所减少了。

乔树军能感觉到,胡晨阳去宗教局以后,情绪上并不悲观,他的信中,几乎没有夹杂什么抱怨或者想不开的东西。

从某种意义上说,胡晨阳曾经是一个“倒霉蛋”

,但是,这个“倒霉蛋”

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仍然在冷静、严肃地思考。他的思考,内容比较宽泛,有时是对具体事例的剖析,有时则是宏观的思考与分析,都很耐读。

比如,胡晨阳对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的提法,就有自已的思考:“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一部分人,应该是哪些人?我认为,这一部分人,除了成功的企业家,还应该包括学有所长的知识分子,包括有一技之长、能干肯干的产业工人,包括懂得现代农业的新型农民,只有这些人都步入先富起来的行列,并共同构成我们国家的中产阶级群体,那才是比较理想的。反之,如果只有两种人先富起来,成功的商人加贪婪的官员,那一定是出了大问题。”

对于胡晨阳的勤于思考,乔树军是很欣赏的,并不是说她就接受他的所有观点,但这种独立思考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乔树军还能从胡晨阳的信中,感觉到胡晨阳的心态有了些变化,更平和了,也更从容了。

……

第二天,省委组织部的车子送乔树军他们来到新峡县,县委书记李诚彬会见了乔树军一行,乔树军表示,这次来,主要就是想到冠城乡看看,还是跟以前一样,让胡晨阳陪着下去就行了。

李诚彬满口答应,当即让秘书陈一民打电话通知胡晨阳过来。

胡晨阳来后,陡然间见到了乔树军他们,有些激动,跟他们握手问好以后,这才跟李诚彬打招呼:“李书记好。”

“恩,”

李诚彬道,“最近,宗教局工作做得还不错,特别是在配合开发老君山景区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胡晨阳道:“主要是县委的决策好,我们不过是做了些具体工作。”

李诚彬与胡晨阳之间这看似简单的几句对话,葛科长他们不觉得什么,乔树军却是知道,来之不易!

几个月不见,胡晨阳给乔树军的感觉是人还变年轻了。乔树军心想:估计是胡晨阳现在处境有所改善,心情比较好,气色也就好了。

乔树军以商量的语气道:“胡局长,还要麻烦你,陪我们去一趟冠城乡。”

胡晨阳道:“我听领导的。”

在去冠城乡之前,葛科长和高小洁请解国璋带着去了县委宣传部,接待他们的正是陈小旋。

解国璋先介绍道:“陈科长,这两位是省委组织部的,在冠城乡挂点的。”

高小洁拿出一张《赣源日报》,上面就登载着胡晨阳写的那篇《茶苗青青》,作者署名“谢政”

高小洁道:“我们想了解一下,这个‘谢政’是谁?”

陈小旋道:“谢政?好像县里没有叫谢政的笔杆子?”

高小洁道:“哎,我们也问过胡晨阳,他也说,没有这个人,那就是个笔名了?”

陈小旋听到胡晨阳的名字,脸色就是一变。

高小洁又接着道:“哎,这个谢政有没有可能就是胡晨阳啊?”

陈小旋就越发尴尬,还是解国璋替她解了围:“算了,不知道就算了。”

三人出了宣传部,解国璋小声道:“这个陈小旋,就是胡晨阳原来的女朋友。”

高小洁就“啊”

了一声:“是她啊?”

葛科长笑道:“你这叫哪壶不开提哪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