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第1页)
再确切一点说,一个已经被通报死亡的人,是没办法在社会上继续生活十几年的。
如果他能活下来,大概率是换了身份。
现在这种事并不多见,但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小县城时常发生。
这些冒名顶替的案件有不少直到近几年才查出来,最常见的就是高考顶包。
但根据当年的案情记录,童阿七没有上过一天学,也没有参加过高考,没有准考证的情况下,顶包也是很困难的。
民警一通分析完,十分抱歉地告诉方知同,童阿七存活的希望并不大。
但本着对群众负责的态度,民警还是跟方知同一块找到墓地老板。
看到警察来,墓地老板才不得不拿出记录本,找到了这位“杨花妮丈夫”
的联系方式,备注就是“童先生”
。
警察现场拨打了这个电话,但号码显示是空号。
“奇怪了,今年清明,人才来过,也没说又换号啊……”
老板甚至怀疑自己记错了,回屋打算再查查。
“以前经常换吗?”
方知同问。
“是啊,基本每年都要换。人家是做大生意,经常天南海北地跑。”
老板答。
这回连民警都觉得不对劲起来。
以前他们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对方基本都犯的五年以上的事儿。
可据他们所知,童阿七除了欠了饭馆点钱,没有再犯什么大事。
如果对方真是童阿七的话,是没必要搞换号这种麻烦事的。
除非他根本就不是童阿七,而是在冒充杨花妮的丈夫。
要么是生前钟意杨花妮但最终没能在一起,要么就是脑子本身就不太正常。
民警们越猜越八卦,眼见一个陈年旧案即将被破,再到现在一切沦于一场乌龙。
大家说着说着,互相都有点泄气。
但不管怎么说,还是眼见为实t比较靠谱。
于是大家决定,就在杨花妮祭日当天,亲眼见一见这位“童阿七”
先生。
杨花妮的祭日也是肖川的生日。
方知同知道童话不方便联系肖川,出于礼貌,生日当天跟他打电话问候了一声。
电话那头,肖川说话已经很流利,行动也基本自如。
但据医生说,手术损伤了他一部分记忆,目前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需要重新评估。评估的结果不太乐观,他能回忆起最早的事情,只到三年前。
他记得自己当舅舅了,有个非常可爱的外甥女,她又小又软,白白嫩嫩的。他每天都在翻手机里孩子的照片,还会跟护士们炫耀,天天都过得特别开心。
至于他到底怎么受的伤,又是怎么来的医院,这些好像也记得不太清楚。
医院专业的心理医生猜测,这可能和他一些童年创伤有关。
人体具有自我保护机能,会在不得不遗忘一些东西的时候,优先忘记让他最痛苦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