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1页)
“我知道,谢过陶医师。”
她虚虚抱她一抱,便去苏融房里坐下,从胸前拽出一只长命锁,那锁纯金打造,周遭镶了十八种宝珠,上面还錾着十六个小字:昭昭其降,烨烨其生,煌煌其武,璨璨其文[1]。
这只长命锁,是她出生那年圣上所赐,就连这十六个字,也是圣上知晓她的名字后亲笔所题。在那之后,圣上力排众议设立女营,招天下有志女子杀敌报国。
女营之政,支持者有之,非议者有之,但鲜少有人知道,设立女营,乃是先太尉祝明征的遗愿。
终祖母一生,都在为女子争取自主之权。圣上知祖母之心,解祖母之意,两人君臣相得,相扶半生,不料大业未竟,祖母便撒手人寰,留圣上一人操持新政。所幸经年积累,朝中已有不少女官,仍能有条不紊推行新政。
及至十五年前,她的出生,终于让圣上放手一搏。
她时常会想,当年的圣上,是以何种心情,在千里之外迎接她的降世?又是怀着怎样的期待,写下那至高至明的十六个字?
七岁那年,圣上八十大寿,专下一道手谕将她召至京城,看她在群臣面前摆弄枪棒,听她在百官面前对答经文。她那时不知天高地厚,只是凭着浅显记忆乱说一气,惹得席间众人连连发笑。
圣上也不责备,只是抚着她头发和蔼一笑,留她在宫里住了几日,赐给她不少稀罕物件,又命亲信和父亲一起互送她回淮阴。
可惜时至今日,新政仍未渗入大齐每一个角落,又因储君迟迟未立,不少旧党都在找寻机会,试图将新政一举撤除。
魏千云的出现,便是一例明证。
不多时,苏融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一碗汤饼。她忙把长命锁挂回脖颈,接过汤饼,道:“她们的呢,你煮了没有?”
“已让她们去端了。东风大小姐发话,我怎么敢不煮?”
苏融坐到她身边,看向她胸前那只长命锁,道:“怎么把这东西拿出来了,可是又遇见了什么难事?”
“没什么难事,只是在想,为什么祖母她们拼尽全力推行新政,却还是敌不过陈规旧制。”
“由来改制,皆是千难万险,何况景熙新政,触动的乃是儒学根本。”
“又是儒学,真真是阴魂不散。”
苏融抿唇一笑,道:“慢慢来便是,祝殿帅做了自己能做的,祝逢春也做自己能做的便好,不要勉强自己。”
祝逢春吸一口汤饼,道:“我觉得我能把这世道变得天朗水清。”
苏融擦去她嘴角汤汁,道:“我觉得你应该先把夜宵吃了。”
“吃便吃,我说几句话而已,并不曾影响吃饭。”
吃了一阵,她夹起最后一片肉,道:“你是穷得买不起东西了么,怎么才放这一点肉?连塞牙缝都不够。”
“夜已深了,吃太多肉容易积食。”
“那也不至吝啬成这样。”
“先前不是给了你一包肉干?”
“我都分出去了,自己不曾吃多少。”
她说得理直气壮,苏融叹了口气,转身取出一包肉干,数了三条出来,道:“只能给你这些,旁的明天再说。”
祝逢春抓住肉干,感叹:“我就知道,你对我最好。”
“我对你最好,怎么不见你对我一样好?”
祝逢春眨眨眼睛,道:“我对你不好么,只是你我本性不同,爱人之法也有所不同,你做了东西,我第一个来捧场;你挨了打,我不顾军规也要为你报仇;你决定的事,我即便不同意也会由着你来……”
“不要说了,再说下去,我怕你把自己抬到天上。”
“我不本来就在天上么?”
祝逢春端起碗,躲开他将要捏上自己脸蛋的手,迅速扒完剩下半碗汤饼,将空碗放在桌上,道:“我去看看她们,你也早点休息。”
“去吧,记得把碗收回来。”
“知道啦!”
她把长命锁压回里襟,一蹦一跳去了陶医师房里,等她们用完餐食,收回三个空碗,又一溜烟回到苏融房前,将碗递给倚在门前的他。
许是因为星芒太盛,今夜的苏融,比之往日更显风致,她捏了下他的脸颊,又笑着跑出医馆,与其他两人一起回到住处。
次日,河东军经略使罗威在校场召集全军,众人行至校场,却见三位主帅并一位王爷均端坐台上,旁边还齐刷刷站着十多名将领。
待众人站定,罗威走到台前,清了清嗓子,道:“今日召诸位前来,是为昨夜发生的一件大事,昨天夜里,我与祝帅张帅商议许久,决意将此事公之于众,以此来正我军纪,明我军威。”
跟着,他将昨日之事完完整整说了一遍,挥一挥手,二十个兵士被押了上来。
“这二十人,是近两年负责巡视山林的斥候,玩忽职守虚报军情,致使戎狄深入山谷,依照军规,本该一一处斩,所幸他们情知有罪,与祝都头联手做下这桩大功,现功过相抵,本帅免其死罪,判他们每人二十军棍。”
拖下那二十名斥候,罗威拍了拍手,便有人押上一名华服男子,男子双眼被黑布蒙着,双手也用麻绳紧紧扎着,刚一出来,便开始破口大骂。罗威一挥手,令人塞住他的嘴巴,道:“此人乃是晋南节度使,昨日祝逢春叶景扬两位都头,领三十位兵士深入应州军营,斩杀晋南节度副使,俘虏晋南节度使,杀死戎狄三百余人,烧毁辎重不计其数。
“经商议,本帅欲破格提拔祝逢春为副都指挥使,提拔叶景扬为步军都虞候。不知两位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