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5 章(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第一种也是最大的买家,即南都本地乃至于李节度使下辖之地的官府,遵照各自的品阶和官署的人员设置,按需求每日呈送。”
“第二种往往是豪族亦或者富商,乃至于那些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们是直接包圆了,半年起步,把钱预付过去,每天清晨自然有专人送到买家府上去,省时省力。”
“第三种呢,就是南都境内的酒楼和茶楼。他们专门订购了这份南都报,每日着专人在店里诵读,入店之人都可以免费听,算是招揽客人的一种手段。”
窦光业听到此处,便明白了想出这主意人的厉害之处。
几张纸并一点子墨汁,再加上几套印刷器材,一群办事的伙计,总共能花几个钱?
可是通过这几个钱,李氏几乎彻底掌控了南都乃至于其下辖之地的舆论世界!
有一个人能够控制你所能看见的东西、知道的事情,这不可怕吗?!
上至豪富,下至平头百姓,几乎都被一网打尽了。
即便买不起南都报,只是花几个钱去茶楼听一段书,顺带着遛一遛耳朵——窦光业都能够想象到,某些客人离开后腆着肚子在自家巷子口那眉飞色舞给左邻右舍讲南都报上新闻时那眉飞色舞,得意洋洋的样子!
原本极难进行传播的消息,就这么着像是长了翅膀似的,飞遍了整个南都。
对于这个结果来说,最开始投进去的那点钱又算什么?
更何况,他玩味的道:“说不得人家还有的赚呢!”
“正是如此。”
窦忠道:“我算了算,只是官府订购的那部分,其实便足够囊括成本了。当然,官府订购,价格大概率压的很低,不过即便如此,也是相当可观的收益了。更不必说后边还有人出钱做宣传,寻人,甚至于还有人专门花钱在上边儿刊登自己的诗词……”
“真是奇才啊。”
窦光业称赞之余,又不免有些黯然。
这法子诚然精妙,但是内中机窍也很容易被人看透,只是看透是一回事,想要复制出来,就是另一回事了。
想办成,就得有本地最强势力点头才成。
想办大,就得有法子说法那些个开茶楼酒楼的地头蛇才行。
想搞别处的大新闻,一个不好就要闹出外交纠纷,背后的势力一定要有强大的武力支持才行。
而除此之外,富庶安全的社会环境同样必不可少。
当今天下,能够满足这几个要求的,大抵也就是南都了。
他无声的叹一口气,问窦忠:“是谁操持此事?”
窦忠却卖了个关子:“您不妨来猜猜看?”
窦光业下意识瞥了一眼门外,压低声音道:“总不会是李节度使亦或者是许景亨许先生亲自操办此事吧?”
窦忠摇头,告诉他答案:“是李方靖之妻钱氏牵头,连同李家诸多主家、分家子弟一道办成的。”
这个答案着实叫窦光业怔住,回神之后,却是心悦诚服:“李节度使为儿子娶得佳妇啊!如此一来,即便李方靖人才平平,子孙也足以福延三代了!”
窦忠附和一声:“谁说不是?”
窦光业又问了几句那位钱太太的事情,窦忠显然早有准备,俱已经打探清楚,说起来头头是道,俱是分明。
窦光业当即拍板:“去置办礼物,要厚礼,比照九哥娶妻时候的份例再加五成,我要往钱家去,求娶钱太太的妹妹!”
作为窦氏一族年青一代当中的佼佼者,他很得家里老太爷的看重,是以今次这差事便
落到了他的身上。
临行之前,便得到了便宜行事的命令,自己的婚姻大事,也在其中。
南都这边想着同来使的年轻才俊们缔结婚事,来使的青年才俊们难道就不想借机两面下注,也在南都留一丝香火情?
窦忠听罢,了然之余,却又有些无奈:“十一少只怕要排队,这会儿有意想求娶钱太太妹妹的,可多了去了!”
……
李方靖此时正觉春风得意。
被过继出去之后,他只觉得眼前一片黑暗,再没有半分希望,哪成想妻子如此精明强干,真的就把整个家都给支起来了呢!
他这个人本来就有点慕强畏强,知道妻子有本事,因而难免姿态放得更低一些,钱梅吉也并非骄横之人,彼此有心,感情较之初成婚的时候,倒是融洽了许多。
这日夫妻俩预备着一处出门,穿戴整齐之后,便有侍从来报:“老爷,太太,平公子过来了。”
钱梅吉脸上带笑:“还不快请?”
侍从应声而去,不多时,便见一个十八、九岁的高大青年脚下生风的打外边进来,衣着不算华贵,看起来像是洗过很多遍的样子,只是倒也整洁。
他叫了人,便爽利的开了腔:“我使人为王先生赁了屋舍,他坚持要给钱,知道南都房屋租金高昂,还执意打了借条给我,是个极方正、又有原则的人。晚些时候见了他,不可以以权势威逼,只能以情谊和时局来打动他。”
钱梅吉不由得称赞道:“平哥儿做事妥帖,也亏得叫你撞上了,否则,我们只怕连松均先生到了南都都不知道!”
王鹤年,字松均。
他几乎可以说是本朝首屈一指的大才子,从前曾经在先帝处做过待召,后来又被赐金,遣送出宫廷。
此人在仕途上不算如意,可就文学造诣而言,却堪称是百年内的一座高峰。
钱梅吉前前后后跑了许多关系,才把南都报办起来。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