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2页)
旁的新婚贺词,他说不出口,这声长长久久能出口,也是因为年少之时,时常在陛下跟前说这句新春恭贺而已。
而后,刘三娘敬茶,恭贺陛下。他们是小辈,也是当中唯一成亲之人,得了陛下百两黄金,二十内侍,一些奇巧玉件。一旁的太后看着欢喜,也来凑热闹,送来姑娘家的头面首饰,一盒子红宝石。
至此,太子夫妻二人方才转到崔冬梅跟前。
崔冬梅今儿个是新婚,又刻意装扮,明艳动人,将宁安殿一众女眷都给比了下去。衣衫是个什么样式,无需细说,单说她头上的莲花冠,各色宝石镶嵌,金丝描边,贵气十足。偏生她是个张扬明艳之人,如此招摇之物,竟然不显得俗气,有一种别样的娇娇之态。
跪在她身前的夫妻二人,一人褐红,一人樱花粉,都不如她鲜亮。
又逢这二人好似给陛下敬茶之时,被抽干了精气,到得崔冬梅这里,半晌开不了口,内内外外都透着别扭。
陛下率先开口提点,“太子。”
不消多余的言语,太子那跪在蒲团上的身姿,轻轻颤动,口中准备许久的话,脱口而出。
“娘娘,长长久久!”
崔冬梅微微一笑,转瞬即逝。不过是个娘娘,哪里够!
又是一声长长久久,陛下略是不满,再次出言,“琮儿。”
这话,看似亲切,却比方才的那声太子,多了些帝王威仪。可即便如此,太子仍旧是不发一言,仅仅是手握茶盏,高高举起。
见送到眼前的茶盏,呼呼冒着热气,细嗅之下,还能闻见贡茶特有的清香。崔冬梅神清气爽,觉得今日的贡茶,比往日好了不少。
她是个见好就收之人,更懂得长长久久,而今若是不接话,使陛下或太子他们二人有个不好,往后岂不是不能长长久久地让好儿子敬茶了。
崔冬梅吸了一口气,端着一副无可挑剔的后母姿态,“谢过太子。”
而后,看看身后的香香,使她送上备好的礼物。
一本《□□风物》、一本《华夏地志》,外加去岁京都外收成的小麦半盒、大米半盒……
“太子,我不是个有学问之人,也没多少银子,这些物件,是圣旨之后,我命人专程寻来的。身为我朝太子,定然知晓这些物件的分量,知晓我的心意。旁的我也就不多说,望太子殿下好好参详参详。”
多说不好,不必急在这一时半会儿。
太子咬着后槽牙谢过。
这下,轮到刘三娘。
中书令亲自教导的刘三娘,自然不是太子那等冲动之人,崔冬梅一向明白这点。早年,京都内外便有刘三娘如何如何之言,多的是说她文采斐然,可惜是个女子。
崔冬梅看不上这种念几首诗词,便觉得自己扬名内外之人。
如今刘三娘这风流才女落到她崔二手上,有的是好看。
“儿媳恭贺娘娘,千秋万载,长乐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