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末世重生女主她内力深厚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1章 春去(第2页)

百度百科解释的经验知识,就是类似于小孩名字之类的东西。推而广之,某篇文章的作者是谁某诗篇的创作背景某座著名建筑背后隐藏的故事等等。都属于经验知识。

经验知识也是一种知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当中的“行万里路”

。指的主要就是经验知识。尽管高级形态的系统科学规律是高级知识,但如果没有广博的经验知识,科学规律也是无法站住脚的。所谓“纸上谈兵”

。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经验知识与系统科学规律的关系有点类似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虽然不是缺一不可,但最好还是相得益彰。这里有一个容易产生的误解,需要澄清一下。容易产生的误解是,历史。属于经验知识。就纯粹的学术而言,历史真还应该归入经验知识。但绝大多数人谈历史都不是纯学术的。绝大多数人都在“以史为镜”

。用历史说明现在的事情。于是,就存在现在的事情与相应的历史经验是否存在必然关系的问题,相应的历史经验对现在的事情是否存在指导性的问题。于是,就涉及了历史所蕴含的内在规律。其内在规律。就属于系统科学规律,不再仅仅是经验知识了。

地道,用木板木桩进行支撑。有利于安全。这点道理,一望可知。因此。郭图最初看到木板木桩的时候,心中波澜不惊。这是安全知识,但它只属于经验知识,一点都不能让人佩服。

因为木板木桩的支撑,原来只能挖出狭窄的地道,现在可以挖出宽广的平台了。这里又有一点知识,但依然属于经验知识,依然不能使人佩服。

取掉或者说毁掉支撑,那宽广的地下平台就会出现塌方。还是经验知识,还是不能使人佩服。

没有了。郭图所看见的,田兰以地道毁城墙的深意所蕴含的知识已经没有了。深意之所以深,是因为一般的人想不到,就好像埋藏在地底深处的黄金一样。但其意,所蕴含的知识就那么点,就跟隔壁家小孩的名字一样,属于一种初级的经验知识。所以,那时候,郭图对田兰的感觉,主要是惊异和赞赏,并没有一丝丝佩服或崇敬的意思。

郭图对田兰的崇敬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是田兰烧辎重那个时候。那是在一下山阳之后重返接山的途中。没走多远,就现一座军营。而这座军营在头天下山阳的时候还没有。明显有军队在跟着自己。跟着自己的这支军队是谁家的军队,这比较容易判断,应该是关羽的军队。从军营的规模,也能够容易地估算出大概的人数,在五六千人左右。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就不容易判断了。

田兰这边不清楚眭元那边的情况。因此关羽的总兵力,郭图只知道一万人。加上其获得的鄄城俘虏,应该不低于一万二。现在现了一半的人马在后方跟着自己,那另一半人马在什么地方这跟着自己的一半人马为什么没有攻击自己他们为何弃营而去,又去了什么地方接下来我军又该怎么做当现那座军营的时候,郭图的脑子里闪现出的问题就是这些。而这些问题,郭图都是没想出答案的。

再看田兰。田兰一看见军营就叫人进去看看有没有人,叫的人还是自己的亲兵。一点戒备的意思都没有。亲兵回报,军营没人。这时,郭图感到,田兰明显早就判断出军营没人。随即田兰下令,收帐篷,放火,一点都没有犹豫。原来,那些难住自己的那些问题,其答案早就在田兰的心中。往日里,经常做出一些蠢事的田兰,在郭图的眼里一下子就被放大为大智若愚了。

这是料敌如神,已经不再是初级的经验知识了,不得不让人佩服和崇敬了。尤其是,身负行军教授之责的郭图,自己的擅长的本来就是这方面。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高于自己,又怎么不让自己折服呢

接下来,郭图还是没有答案。郭图继续在思考其答案。关羽的军队一分为二,部分人轻装疾进,另一部分人后续跟上。那座军营是其后续部队留下的。这些,郭图都想出来了。但是,郭图没有想明白田兰为什么还要重返接山。郭图估算了一下,就算关羽轻装疾进的精兵因为劳累赶不到铁皮山设伏,这支后续部队还是能够提前到达接山的。

结果田兰又是虚晃一枪,紧接着第二次下了山阳,并成功与于禁会合。这个时候,关羽的部队在哪里呢算了,不想了。有这么料敌如神的主公,自己干脆就偷懒算了。

郭图不准备想了,但田兰找派人来叫了,还不能偷懒。郭图赶了过去,见于禁太史慈都在,文丑不在。田兰一见郭图,便问道“公则,我记得你曾经进言,要我南下伏击曹军是吧伏击的地点就是前面那座山吗”

郭图望了一眼,道“是啊。徐州兖州,皆一马平川,就两州之间,山脉。此山名九里山,再往西叫芒砀山。实际均属泰山之余脉。”

田兰道“如今的人马,多数是文则带来的。跟原有的兄弟之间缺少默契。我想搞场演习,让他们契合契合。”

“请教主公,何为演习”

郭图问。

田兰答道“就是假定曹操的人来了,我们打一场伏击。跟你当初的进言差不离儿。不过,山里地形复杂,我们就不去了。就在这儿打。”

太史慈道“田帅此言极是。战争演练,比单兵操练更容易训练出士兵之间的默契。”

“哦,子义也喜欢练兵吗”

于禁问道。太史慈正欲回应,田兰插言道“就你,呆会没有什么事做。”

“不会吧”

太史慈道,“慈习过兵书,也能带兵的。”

q请牢记收藏,&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