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黄金瞳大结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新书天才相师试阅(第1页)

第一章少年

茅山!

是中国江苏省的一座道教名山,是道教上清派的源地,被道家称为“上清宗坛”

,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

之美誉!

因山势曲折,形似“已”

字,故名句曲山,道家称“句曲之金陵,是养真之福境,成神之灵墟”

西汉时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来句曲山修道行善,益泽世人,后人为纪念茅氏功德,遂改句曲山为三茅山,简称“茅山”

唐宋年间,茅山道教达到了鼎盛时期,前山后岭,峰巅峪间,宫、观、殿、宇等各种大小道教建筑多达三百余座、五千余间,道士数千人,有“三宫、五观、七十二茅庵”

之说。

不过在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历了那十年浩劫之后,茅山却显得有些衰败,虽然在八十年代初期经过了修复,但仍然难现鼎盛时期的香火。

在靠近金坛地界的山麓下,环绕着几个小村庄,大的不过百十户人家,小一点的村子,甚至只有十几户,每到清晨傍晚时分,都能看到阵阵炊烟在山脚各处升起。

这些村子里的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后,都要步行五六里路去镇子上的学校读书。

这个年代可不流行什么寄宿,放学就要乖乖的往家里赶,不过好在茅山附近没有什么大型野兽,跑惯了的路,倒是不虞出现什么意外。

“叶子哥,明天就放假了,咱们晚上要不要庆祝下?去李二愣子家的玉米地里偷玉米吃好不好?”

在一处山间的小路上,三四个九、十来岁出头的半大小子,斜背着军绿色上面打着补丁的书包,一双小眼睛滴溜溜的往路两旁寻摸着,露着脚趾头的布鞋还不老实的踢着地上的小石子。

提到了吃,除了走在中间的那个小男孩之外,其余几个小家伙均是眼睛亮,情不自禁的往肚子里咽起了口水。

虽然此时那位总设计师已经喊出了改革开放的口号,在南方沿海的一座城市里,也正轰轰烈烈的进行着大建设。

但是在这偏僻的小山村里,正处在“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年龄的孩子们,每天的业余时间,除了玩耍之外,谈论的最多的就是吃了。

走在几人中间的叶天听到小胖子的话后,开口说道:“吃什么玉米啊,晚上来我家里吃鱼,还有螃蟹和黄鳝呢……”

要说家境,叶天家是外来户,可以说是这几家最穷的,但是叶天的父亲总是想方设法的为儿子补充营养,没有肉吃,这鱼可是从来没断过的。

听到有鱼吃,几个小家伙的口水顿时流了出来,叶家大伯烧鱼的手艺那可是顶呱呱的,就是白水煮的鱼汤,也能让人喝的回味无穷。

“叶子哥,黄鳝是你钓的吧,你真厉害,我就老是钓不上来。”

一个小胖子羡慕的看着叶天,八九岁就能长得像个秤砣,那绝对是见了能吃的东西就往嘴里塞的结果。

这钓黄鳝可是个技术活,工具倒是简单,用个自行车条就行了,一头磨尖,弯成钩子,另一头弯成圆圈。

找到鳝鱼洞后,就可以把钩放入洞里,如有鳝鱼吃钩,向里猛推一下,使钩全部进入嘴内,并转动一下角度,顺势拉出洞外,及时用另一只手握住黄鳝的脖子提出鱼洞。

说起来容易,但是想掌握好火候,却是极难的,叶天能成为这周围几个村子的孩子王,除了打遍同龄无对手之外,一手钓黄鳝的技术,连许多大人都比不上。

“瞧把你馋的,黄鳝有什么吃的,螃蟹才好吃呢,这月份刚好是吃螃蟹的时节……”

茅山地处江南水乡,山脚下溪流遍布,不过人们似乎对于螃蟹不太感冒,很少有人捉了去吃,倒是钓黄鳝捉鱼的人随处可见,在这个物资贫乏的年代,人们也在想方设法改善着自己的生活。

叶天撇了撇嘴,挥舞了下拳头,用威胁的目光看向身边的几个伙伴,说道:“今天于清雅哭了的事情,谁都不许告诉我爸啊,不然……”

“叶子哥,你放心吧,我们才不会说呢……”

小胖子一脸讨好的表情,凑到叶天身边,问道:“叶子哥,你把镜子放在脚面上,到底看清楚她裙子里面没有啊?”

“当然看清楚了,不过……看了一眼就被她现了……”

叶天脸色悻悻的说道,这小丫头片子太不经逗了,哭着跑去告诉了老师,害的自己今年考了双百,也没拿到三好学生的奖状。

不过貌似读了五年小学,叶天次次考试都是满分,却从来没往家里拿过一张奖状,不是把女同学的辫子系在了椅子上,就是往男厕所里扔鞭炮,家长倒是没少叫。

“叶子哥,要不……咱们吃过晚饭,去看二愣子他老婆洗澡吧?我知道二愣子今天要去水库下渔网……”

小胖子眼珠子一转,出了个坏主意,倒不是说这帮孩子育的早,实在是在这偏僻的山村里太无聊了,让这帮小子的精力无处泄。

“成,不过你们几个小心点,被捉到可别把我招出去了……”

叶天点了点头,这事他们也不是第一次干了,话说从叶天五岁时李愣子结婚那天起,他就钻过新房的床底,第二天有声有色的去学给村里人听。

当然,叶天自个儿并不懂那“哼哼呀呀”

的是个什么意思,到现在也没怎么搞明白。

几个小家伙说着话,已经看到了不远处的村子,顿时加快了脚步,向村口跑去,原本蹲在村口大槐树下准备迎上来的一只黄狗,见到是这几个家伙后,连忙夹紧了尾巴又缩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