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心痕难抹免费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章 琴心剑胆2(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政委请指示。”

“下个月啊,182舰要去印光、巴基尔出访,我是编队副指挥员,我想另外带一个舰长、一个政委出访,你有没有兴趣啊。”

“有有有!当然有!我还没有出过国呐,政委你一定带着我。”

“那好,就这么定了,你提前做点准备。”

出访,主要是看看国外海军的建设情况,学习一下外军的训练管理经验,也体验一下异国风情,开阔眼界,提升层次。

放下电话,我看见窗外的柳树已经抽出了细细的柳丝,上面缀满了淡黄色的嫩叶,操场边的小草,一丛丛,一簇簇,伸着懒腰,打着哈欠,探出了小脑袋,惊奇地打量着身边的世界。

出访的舰艇编队由海龙舰队副司令率领,我们从银月市出,途经涂基海峡,直插南海,经加里曼丹岛,穿过马六甲海峡后,进入安达曼海,绕过斯里兰卡岛,到达阿拉伯海。

一路上,哈林国、日、新贵、菲宾、马尔西、印光尼西等国海军的飞机、舰艇跟踪侦查,一会儿都没让我们消停过。经过2o余天的航行,我们于当地时间5月14日上午9时许,抵达巴基尔的卡如奇外港,这是中国驱逐舰第二次到访卡如奇。

我们在巴基尔海军导弹驱逐舰的引导下,缓缓向码头驶去。编队舰艇主桅杆悬挂中巴两国国旗,官兵着装整齐的在甲板上分区列队。1o时许,编队舰艇依次靠泊码头。中国驻卡如奇总领馆、武官处人员,华人华侨、中资机构、留学生代表,挥舞着中巴两国国旗,巴基尔海军有关官兵代表,打出“中巴友谊万岁”

的横幅,热烈欢迎编队的到访。

卡如奇是巴基尔第一大城市,位于巴基尔南部海岸、印光河三角洲西北部,南濒临阿拉伯海,居莱里河与玛利尔河之间的平原上。卡如奇是巴基尔信高省省会,是经济、贸易、金融中心、重要的国际航空交通站和海运港口,也是亚、非、欧三洲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下午,军方安排我们上街购物,在我们乘坐的大巴前后各有一辆保卫的军用卡车,每辆车上有2o余名官兵,荷枪实弹,如临大敌,听说是为了防备恐怖分子袭击。

街面上既有狭窄的小巷,破旧的古城,也有高雅的现代建筑。到达商场后,巴方4o名军人将商场包围,老百姓只能出不能进。搞得我也很紧张,生怕有个恐怖分子拿个炸药包闯进来。

商场里有不少巧手的工匠运用传承的古老技艺制作精美的手工艺品,有铜器、玉器等。他们的官方语言是英语,我们英语好的人用英语沟通,英语不好的用计算器砍价,很多人都学会了问:“homuch?”

我看好一对用铜手工制作的梅花鹿,对方要价8o美元。用大使馆人员教我们的砍价方法,我好容易砍到26美元,准备成交,却被另一个水兵用5o美元拿走。

我们1oo多人用扫荡的方法,把人家柜台里的东西,一处处买空,几个营业员小声嘀咕:

“中国海军真有钱!”

“是啊,买东西像刮旋风一样!”

和我住同一个房间的刘参谋,给他对象买了两双皮鞋和一副手镯,回来后仔细一看,包装盒上写着“madeinneta”

,气得把买的东西全部扔进了大海。我说:

“你的英语那么好,怎么还上当?”

“谁能想到中国的东西会放到这里卖?我都没有注意看标识!”

“真的把你买的东西送给女朋友,肯定要跟你黄!”

“对呀,我自己都觉得丢人,下次重新买!”

晚上,为纪念中巴建交5o周年,巴军方在码头一处草坪上举办了盛大的晚宴,现场彩灯闪烁,旗帜飞扬,音乐流淌,巴基尔人很注重礼节,彼此见面时必须先要说:“阿斯兰姆阿莱古姆”

,意即“真主保佑”

的意思。他们的拥抱礼很独特,双方通常要头靠左边拥抱一次,再靠右边拥抱一次,再靠左边一次,如此三遍,毫不马虎。对久别相逢的挚友、贵宾或亲人,他们通常还给对方戴上花环。

给我们编队指挥员戴的花环由金箔编成、鲜花制作,香气扑鼻,在胸前闪烁生辉。和我坐在一桌的是巴军方一个少校和一个中校,他们态度很热情,不停地让我吃菜,其实就两荤两素,全是咖喱味,很难吃。我要了半碗扬州炒饭,一吃,根本不是那个味,差点吐了出来。中校表情夸张地对我说:

“你好,少校,我去过你们国家的京都和海城,哇,很漂亮,很有文化品味。天地门……东方电视塔……”

“那你会说中文吗?”

“抱歉,我只会说你好!”

“是吗?我的英语不好,不知你能否听懂,我第一次来卡如奇,市民很友好,城市很漂亮,玉器制作的工艺也不错……”

我用英语结结巴巴地说。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