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筚路蓝缕5(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支队长解释说。
“有没有考虑到你们完成任务的可能性?”
长又问。
“老百姓有难,我们不能不救,当时我想我们有危险也要救。”
李政委还是这样的观点。
“长,要不是吊钩脱落,我们就很好地完成任务了。”
张教练补充说。
长没有说话,停了一会儿又问:
“现场的救援方案怎么决定的。”
“临时党委研究后决定的。到现场后在救与不救的问题上,是我坚持并决定要救的。”
李政委如实回答。
“舰艇决定动车时,离暗礁多远?”
细节问题,长还是不放过。
“约5o米,而且强风继续把舰艇往暗礁方向压。在人员和舰艇安全的选择上,我选择了舰艇,因为我是舰长。”
孟舰长回答。
“为什么不早点向舰队汇报,建议直升机救人?”
长也为直升机来晚了而内疚。
“我们本来立足于自救,后来立足于兄弟单位来救,总觉得人只要会游泳,迟早能被救上来。”
政委回答。
长最后说:“我们先向海军汇报初步情况。事情的定性,等明天舰队成立调查组调查后再做决定。你们准备好海图、航海日志、党委记录等原始资料以及舢板、钢缆等原始物件备查。从现在开始,机关和舰上抽调专门人员全力做好牺牲官兵的善后工作、家属的安抚工作。官兵是救人牺牲的,应该是烈士,要整理宣传他们的事迹。”
夜,很深了。所有人都还在忙着善后事情。海风在呜呜的悲鸣,海浪也在哗哗的泣诉……
海军和海龙舰队成立的联合调查组,对整个救援行动进行了调查了解,最后认定:后果由不可抗拒的自然情况造成。但是,支队领导和临时党委在救援实施的组织中存在过错,责成临时党委向舰队党委写出书面检查,舰队下了情况通报。牺牲的4名同志定性为烈士,并追记三等功,副雷声长的妻子已经怀孕三个月,舰队特批其一套银月市住房。
至此,救援的事情才告一段落。
红珠山的杜鹃花开了,杨干事提醒我说,再不赏花就错过季节了。于是,在一个周末,我们驱车前往。
走了一段山路,我已经热汗涔涔,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杜鹃染红了天际,红的灿灿若霞光,白的灼灼似云烟。远眺,成千上万株杜鹃花,一球堆着一球,一片卷起一片,近看,蕊靠着蕊,瓣贴着瓣。好像是按捺不住的水彩,被人泼得满山血红血红的。
一群孩子穿着花花绿绿的衣裳,在花丛中嬉笑着,无忧无虑地捉迷藏,尖锐清脆的喊声、笑声在山坳里一阵紧似一阵地回荡着。
杜鹃花又叫映山红,在朝鲜叫金达莱。我一边往山上走,一边哼唱着我在小时候看过的朝鲜故事片《长空雄鹰》的插曲:
金达莱,金达莱,
迎风斗雪放异彩,
英雄鲜血洒花上,
朵朵花儿开不败。
啊……
我小声唱着,脑海里浮现出前段时间在海上救渔民而牺牲的几位战友的音容笑貌,心里沉甸甸的。
行至山路的拐弯处,路边的一块巨石却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我仔细端详着这块石头,它淳朴自然,没有一点人工雕琢的痕迹,石头上,有一条天然形成的白色曲线,像延伸到远方的天路,又像一条蜿蜒的溪流,透过这条纹路,我似乎看到上天在它身上镂刻的苦痛而悲壮的疤痕。石头前面,席地而坐的是一位卖水和野山菜的大娘,她不时地打量我,我想,可能是我在巨石前几乎失态的沉思,引起了她的好奇。
走过大娘的面前,我不经意地一瞥,现她的目光一直随我而动,我开始怀疑我衣服上有什么虫子或者有什么地方脏了,便停下来,在自己的身上仔细寻找了好一会儿。
“主任,找什么呐?”
杨干事好奇地问。
“没什么!你看我衣服上没什么东西吧?”
“没有!”
我抬头又看了一眼大娘,她有意识地把头上的遮阳帽压低,但是,眼睛始终还在不甘心地打量我。我很奇怪,就走了过去,问: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