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心痕难抹免费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章 沸反盈天5(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梁礼娥上吊,真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什么都没有说过,连对关长秋都没有讲。“眯眼”

打我的时候,我都咬牙没有讲。

“如果是你嘴巴漏的风,梁礼娥做鬼都不会放过你的。”

队长吓唬我。

“她……她不放过的是你吧!你才是害人精!没有你,哪有这一堆烂事?”

我顶嘴。

“你神气什么?啊?!你就是一个叛徒的儿子,我实话告诉你吧,你以后能不能上大学,能不能当兵,能不能到城里找工作,小命都在我手上掐着呢!走着瞧!有你哭的那一天……哼……”

“我……”

我太小了,要不,我立即上去掐死他,没办法,只好攥紧了拳头,用仇恨的目光死死地盯着陈队长。

快春节了,大队要进行文艺演出,支书给学校下达了演出任务,姚副校长满腔热情地给我们排练了一个淮剧《园丁的故事》,大概剧情是:

出身于劳动人民家庭的女教师俞英,一心要搞好教学。她来到工厂征求如何加强对学生教育,工人们告诉她,“人从心上育,水往根上浇”

,要教育好学生,就要和学生们交朋友,和他们交心。男教师方觉对陶利这样出身于工人家庭、调皮贪玩的孩子,不去进行耐心的思想教育,而是没收他的小玩具火车,甚至粗暴地不让他进课堂。方觉认为,对陶利这样的孩子,不管怎样做都是“挑沙填海空费力”

。为此,俞英与方觉之间产生了认识上的矛盾。俞英觉得方觉对陶利态度生硬,没有热情。她决心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教育好学生。她对陶利进行了耐心地说服教育。不但没有没收陶利的玩具小火车,还与他一起修理,并婉转地批评了陶利不该拆掉算盘做小火车。她启陶利,要学会开火车,就必须学习好功课,只有掌握了文化知识,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她告诉陶利,过去他的父亲受地主压迫剥削,上不起学,现在工作中就有许多的困难和问题。今天,我们生活在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应该刻苦努力地为革命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在俞英耐心的说服教育下,陶利转变了。男教师方觉在工作中感到俞英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是正确的,他决心改掉自己简单粗暴的缺点,和俞英一起把孩子们教育好,让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

我演方觉,朱兰花演俞英,陶利、小玲由两个低年级学生扮演。

自从姚老师喝农药以后,朱兰花再不贴姚老师的大字报了,她好像一下子成熟起来。

我惭愧地对姚副校长说:

“老师,上次那张贴在你门上的大字报不是我写的,我答应过你的,他们硬要拖……你要原谅我。”

我本想说是朱兰花拖着我的。

“老师,别人都写,我不敢不写!怕别人说我是五分小绵羊!”

朱兰花也解释。

“嗯,老师不怪你们,我都左右不了形势,怎么会指望你们学生,现在,你们要加油,帮老师把《园丁的故事》尽早地排出来,给老师长脸!”

我和朱兰花怀着赎罪的心情,认真地排练节目。

节目排好后的第一场演出是面向全校师生,好评如潮。接着,春节期间到各个生产队进行巡回演出。每次演出的场地,都被人围的水泄不通。

然而,祸从天降,演《园丁的故事》的事不知怎么传到公社去了,公社文教科派工作组到我校,要开批判淮剧《园丁的故事》的现场会,我委屈、害怕,心情沮丧到了极点。

那天的批判会由文教科蓝科长主持,参会的是学校全体老师,加上我们四个小演员。蓝科长环顾了一下会场,说:

“先唱歌吧,营造点气氛。”

赵校长走上讲台起了个头,大家唱道:

“马列主义大普及,……全国人民团结战斗,红色江山牢又牢……一代新人在成长,顶风逆浪成英豪……万里神州传捷报。全国人民跟着毛主席,继续革命向前跑……”

蓝科长点了点头,说:

“歌唱得不错,有劲!就先唱到这里。近期,我听说东方红学校排了一个淮剧,叫什么……《园丁的故事》,还很火!到处演!对吧?姚临安,你先讲讲为什么要排练《园丁的故事》。”

姚副校长平静了一下情绪,不慌不忙地说:

“先,给各位领导汇报一下,《园丁的故事》是省专业文艺团体创作一出戏。这出戏最早剧名为《好教师》,经改编后,去年参加了省里的会演,反响很好。《园丁的故事》一剧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青年教师俞英,采用循循善诱、耐心引导的方法,帮助一个学生克服缺点,变得爱学习、守纪律、懂礼貌,而且使另一个青年教师方觉也认识和改正了自己对待学生的错误态度和方法,树立了正确的教育思想的故事。我当时认定,这是配合我们当前正在开展的教育活动好戏。就个人决定排练了,没有请示校长,没有请示大队支书,所有责任都是我的,我一个人承坦。”

赵校长表情复杂地看了一眼姚副校长。

“大家听听,听听!姚临安一点儿都没有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好像我们应该表扬他,对吧?所以,从另一个角度证明,我们今天开这个会的重要性、及时性,下面,请文教科的同志言。姚临安,你也听听,大家伙是怎么说的!看看你的阶级立场站到哪里去了?”

蓝科长在不紧不慢中露出傲慢。

有一个戴鸭舌帽的人清了清嗓子,先说:

“我先抛砖引玉。《园丁的故事》是一出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坏戏。整出戏都写两个老师,把一个所谓淘气的工人阶级的孩子,教育成对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唯命是从的小绵羊……”

又是小绵羊!一提小绵羊,我就反感。本来就有人说我是小绵羊,现在,鸭舌帽说我在戏里又把别人培养成小绵羊,看来,我是有罪了。

另一个身材魁梧的胖子捋了捋头,头皮屑飞着,掉了一肩膀,大声说:

“我来讲两句,我们应该弄清楚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在当前教育战线上,究竟是实行什么路线?《园丁的故事》借方觉老师之口说‘不在讲台站,岂知教书难’。什么意思呢?这实质上就是说我们外行不能领导内行,可以看出,剧本的创作者,对工人阶级走上领导地位,抱有不满和抵触情绪……”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