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 作者古木架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8章(第1页)

虽是冬日,但大家干得热火朝天,不久便不觉得冷了,还冒出热汗来。

……

沈卓这边,却是来早了。

培训班的教室就在镇上的初中,以前他就在这里念过书,很熟悉。

其实现在学校也上课,不过因为时局动蕩,人心涣散,学生少了很多,学校课程也断断续续的。总之空出一间教室来不是问题。

沈卓到了镇上才七点钟,而培训班九点才开始上课。时间他是提前知道的,不过叶欣说第一天上课,让他早点出门,怕有什麽手续要办,或者提前熟悉场地也好。沈卓就听她的了。

九点才上课看似有点迟了,不过有些人住得远,赶路要两三个小时,早上五六点就要出门,再早就勉强了,所以这个时间是要留出来的。他是有自行车才那麽早,不然也得走两个小时的。

沈卓把自行车锁在车棚里,先循着指示牌去教室看了看,还没人,他索性转头又出了学校,在镇上转转。

平时往农副産品市场去习惯了,他下意识往那边走,到了发现冷冷清清的,没什麽人,这才想起来今天不是集日。

他不禁低头思索起来,既然早上时间充裕,不如每逢集日背些菜来卖,也许卖完了还没到上课时间呢。

在卖菜赚钱这方面,他的脑子总是不如叶欣灵光,总是她操心更多。

现在自己又要参加培训,不能上工,她的担子更重了。

他平日要多做点才行,也好叫她轻松一点……

逛了一圈回去,就八点出头了,也陆陆续续有人来了。

大队长李兴国已经来了,见了他就招手让他过去,指着身边两个年轻人道:&ldo;这都是咱们大队的,来认识认识。&rdo;

两个年轻人,其中矮壮一点的叫黄志豪,是黄家村的,今年二十岁;高瘦一点的那个叫李光耀,是凉水塘隔壁村子的,其实一脉相承都是姓李,凉水塘住不下才分出去的,论辈分,是李兴国的孙辈,今年十九岁。

经由大队长介绍,几人相互打了招呼,算是认识。

正说着,丰水大队的第四个学员也赶到了,是个女同志,叫孟春兰,孟庄的,今年十八岁,长得不高不矮,浓眉大眼。

李兴国又介绍了一番。

其他三个人看见沈卓都挺惊奇的,忍不住多看他几眼。

在一衆久经风霜而变得黝黑粗糙的面孔中,就他白白净净,眉清目秀,头上的毛帽子和脖子上的厚围巾看起来又干净又暖和,一看就是新的,衬得他脸庞格外俊秀。他身上的背包也是崭新的,样式新颖又实用。

反正整个人看起来就不像乡下人,反倒像城里来的,而且是家境不错的那种,带着一股子文气和秀气。

李兴国也有点意外,平时经常看见没觉得怎麽,现在沈卓跟其他同龄人站在一起,那对比太明显了,沈卓简直有点鹤立鸡群的意思。

奇怪,平时沈卓也不偷懒啊,跟其他人一样在地里出力出汗的,什麽时候这麽出挑了?

李兴国把这点疑惑抛到脑后,对几个年轻人说:&ldo;咱们一个大队的,在培训期间要团结一致,相互学习。遇到什麽困难问题了,也相互帮助,一起克服。咱们丰水大队虽然条件艰苦,但在学习上可不能落后呀,认真学习知识,到时候乡亲们的看病问题可都要靠你们了!&rdo;

几人连忙都表示会认真学习,不辜负大队的期望。

现场各大队都是差不多的场景。

赤脚医生培训班是公社组织的,几个月前就準备了,足见重视,各大队当然也重视,开班第一天,大队长都到了现场。现在就是成群的,每个大队长对参与培训的队员殷切嘱托。

没多久人来齐了,时间也差不多了,各大队长退场,学员们纷纷进教室。

洪泽公社下有二十几个大队,每个大队三四个人,加起来就有七八十人,属实不少。不过人数是提前统计好了的,桌椅都足够,挤是挤了点,但能坐下。

大家找座位坐下的过程中,一扭头一转身看见了沈卓,都不禁惊讶。

虽说脸不能当饭吃,但长得好看还是让人不禁多看两眼,何况像这样脸庞俊秀、气质清冷的,在乡下真是独一份。

沈卓微微皱眉,还是不太习惯被人注视,他往靠边的位置走。

基本上一个大队的都坐一起,见他往那边走,孟春兰小声开口说:&ldo;沈卓,那边不好看黑板,咱们坐中间吧。&rdo;

沈卓径直往靠墙的位置坐下,也不说话。

孟春兰脸就有点涨红了,觉得他不礼貌,故意不理人。

黄志豪连忙笑着打圆场:&ldo;我也喜欢坐边上,我跟沈卓坐这里好了。&rdo;

李光耀就站到了他们旁边那张桌子后,对孟春兰说:&ldo;那咱们坐这里吧,你坐左边,靠中间一点。&rdo;

教室桌子是横六竖七的摆放格局,不过最后一排没放满,每张桌子可以坐两人,沈卓找的是从前数第三排最右边的位置,其实也不算太偏。

孟春兰在第三排第四个位置的话,虽然不算最中间的,但其实也不错了,就没再说什麽,坐下来。

几十人都陆续坐下,有些嘈杂。

不过等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进来后,大家就安静下来了。这是公社主任周国泽,身后跟了位拎着一捆书的办事员。

周主任看着这些年轻人,脸色和蔼地说:&ldo;大家不要紧张,我是来给大家发课本的。不过课本有限,咱们这里争取到的数量不多,只能几个人一起用,还请大家理解,克服一下困难。&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