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乱世枭雄作者是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3章 大西朝廷江口防洪工程(第1页)

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林寒山和张同生,就在江口客栈里写了七间长期包房,他们一人一间,给张献忠偶尔来一下准备一间。

当然,没忘了在江滩上一牌一字,立上了江两面都能远远看见的“大西朝廷江口防洪工程”

牌子。

军队则在工地现场围着劳工的工棚扎下营帐。

准备好后,“大西朝廷江口防洪工程”

很快就分头同时铺开了。

第一处工地是木工场,工场设在江口工地的岸边,离场镇和村落都有七八里地,雇请了上千木匠,在工地上搭上工棚,连日赶工。

成都平原广产乌木,工艺品店里就有很多乌木制品出售,皇宫里的乌木制品,自然也就少不了。

张献忠得知这是四川地区的青杠树长年累月埋藏在泥沙下面而形成的,而且是年月越久,乌木越硬。

于是,张献忠由此想到了用青杠树来做藏宝的外包装。

就在民间大量收购水盆大以上的大青杠树,直径在两三尺大以内的青杠树。

收来后,就叫木匠们用改锯分切成三寸厚的厚木板,做成二尺九寸长,二尺六寸高,二尺四寸宽的两个人能抬得动的大箱子,并做好箱盖准备着。

到了时候,就在里面放上用多层油布做的大袋子,把金银珠宝放进袋子里,封好油布袋,用蜡封住袋口,再钉上盖子,放到挖好的地下深坑里。

比水盆更大的青杠树,就锯成六尺六寸长一段一段的,逢中锯开,边上和两头留够三寸厚的壳,中间掏空,做好准备着。

到了时候,也用多层油布做袋子,把金银珠宝放进去,封好油布袋,用蜡封住袋口,再把两半树壳合上,用四道铁箍箍上。

最后用补锅泥,就是补锅匠采用的那种粘性特别好的黄粘土,塞满合缝,在合缝外面再敷上一层,可以赌住水往树壳里面浸流。

用这些青杠木器来装金银,没准日后取出来,外壳就又是大量乌木呢!

木匠工地紧张劳作的同时,水土工地也同时动工,并且也在工地的一旁竖了一面大旗幡,上书“大西朝廷江口防洪工程”

首期工程原计划雇三千劳工,但冬春农闲季节,人们没事干。

再加上一般人雇人,每天的工钱是力夫五个铜板,匠工八个铜板,而江口防洪工程是力夫十个铜板,匠工十六个铜板,掌墨师二十四个铜板。还每天中午酒肉管饱。

而私人请匠工,伙食最好的,也要三天才能打上牙祭呢,修房造屋,还只有下脚、过门、上梁、盖顶之日,才能打上牙祭呢。

工钱加倍,伙食特好,所以前来应征的,竟然来了五千多!

负责施工的六个人觉得也好,第一期工程是两种活儿,人多也能承载得下。

一是把沙洲中间的沙土,车推肩挑,大量运到原三角滩上去,把三角滩垫高五尺,并要垫十几里远,把三角坝子的前端低矮处垫到里面高处一样高。

二是把沙洲中间的沙土,接着三角洲两边的边沿,一边筑一道挡水堤,挡住两条江的水,不再往施工中心流淌。

这样,就能够把沙洲的整个中心不停地往下挖,把挖起来的沙土,往三角滩上倾倒,一直往坝子里面铺垫。

等到金银埋好了,并且用沙土卵石盖好了头一层,再把挡水堤挖回来继续盖。

挡水堤被挖窄了,江水自然就会把剩下的挡水堤冲平了。

加厚藏宝坑的盖顶泥沙层,就是原三角洲的江底。

而且这一段江底上面,枯水期都必须要有两丈深的水,确保特大船同行都毫无阻碍。

最主要是原沙洲下面的水特别深,江水能形成回旋,就能造成危险水域,让人觉得这里是绝不可能埋藏什么的。

第一期沙土挖掘和搬运工程,是挖到枯水期的水面以下两丈深,这时就实在承载不下五千人了,于是就只留两千人做第二期工程,其余的人员,就发清工钱,打发走人。

做第二期工程时,朝廷的监工人员说,第二期工程安全要求很高,工程难度也要大一些,工钱是力夫五钱银子,匠工一两,掌墨师一两五钱银子,峻工后立即付工钱。

不消说,能选留下来做第二期工程的人,一个个都像拣到了金元宝似的!

做第二期工程时,张献忠叫林寒山和张同生派他们的内卫队,到现场监视守卫,以安全为由,不让其他人前来工地观看,也不让劳工匠师们和其他人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