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贰拾壹(第1页)
天才蒙蒙亮,青城古街的戏台前便坐满了人,每个人都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今早古籍保护员现的异常如同一道惊天巨雷,震得人不知所措。特别是原晴之,在现《邪祟》变更后的剧情同她昨晚做的梦分毫不差后,刚起床时那点瞌睡已经全部跑掉,清醒到不能再清醒。
从昨晚开始,接到上级指示,将其事件危险等级再度提高后,司天监便连轴转展开加班,监内每个人忙到马不停蹄,完全没时间合眼。
如今在场的人,几乎全是司天监特地从全国各地请来的戏曲专家学者,奇门风水传人,能人异士,历史学家。现在他们正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不可开交。
“既然戏曲和现实融合是双向的,那么《夜行记》原典剧情的改变,和最新出现的第十卷,其实都可以归类到现实反向影响戏曲的范畴里。”
“我认为刘老说得对。戏曲出现在现实的异常事件已有数百例,可现实影响戏曲的例子,迄今为止不过名角入戏失踪这一件。通道既然是双向的,那这类异常事件也应该增加才是。。”
“不错。按照这个说法,原小姐会做那样的梦,似乎也可以解释得通。”
“问题是《夜行记》每一卷的剧情都十分紧凑,如今《邪祟》剧情改变,说不定后续也会产生不可控的变化。”
“您说的不无道理,我们应当将原著戏本再仔细排查一遍。”
。。。。。。
听着专家们的讨论,原晴之不断拧眉。
元项明注意到她的异常:“怎么了?”
“没什么。”
原晴之笑着摇摇头,将这个问题敷衍过去。
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出戏时并没有什么感觉,可在昨晚做完那个梦后,她心里莫名开始堵得慌,闭上眼睛仿佛就能看到虞梦惊孑然一身站在圣泉前的背影。
这种压抑的情绪,在看到《邪祟》变更后的原著戏本时,达到了顶峰。
“好在《邪祟》这部戏早在《夜行记》成书时就已经誊抄出去,为众人所熟知的永远是女主谢书瑶的版本,要不然我们还真不好交差。。。。。。总不可能说古董它自己重写了吧!”
另一旁,贾文宇还在念念叨叨。
很显然,《夜行记》会自行书写和更改这回事,给他的世界观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震撼。要知道,司天监里可都是些以坚决不搞封建迷信为宗旨,劝阻他人切莫迷信的新青年。今天之后,又不知道有几人能够守住自己的观念。
然而这还没完。
讨论到一半,又有司天监成员急匆匆跑了过来,手中抱着块工作平板。
贾文宇咯噔一下:“老徐,怎么了?这么着急,该不会出事了吧?”
“确实出事了,这是今早司天监最新收到的消息。”
同事一边叹气一边将平板推过来:“具体的还请诸位自己看吧。”
平板开着视频界面,看左下角的图
标(),竟是半个小时前的新闻。
主持人端坐在桌前㈩()『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低头念新闻稿。
“下面是一条紧急插播新闻。”
“今日上午八时许,某居民在青城郊外二十公里处左右的神木山上现了一座未经掘的遗址。通过初步勘测,考古成员确定,该遗址面积巨大,文物众多,同历朝各代都对不上号,疑似是未被史书记载的某个古国王朝。消息若是属实,将直接改写历史。”
在场其余专家学者颇有些摸不着头脑,只有原晴之睁大了眼睛。
她仔细看着主持人身后的那些投影。虽然历经千年风霜,但通过那些玉石上雕刻的痕迹,石阶纹路的走向,也能模模糊糊辨认大概。。。。。。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繁杂华丽,又带着些阴森诡异的装饰,她只在一个地方见过,还是不久之前。
想到这点,原晴之猛地抬眸,对上了元项明的视线。
后者脸上带着如出一辙的凝重,朝她微不可查地颔,显然是肯定。
于是原晴之转过头:“这是庆朝的遗址,不可能有错。”
从她口中得到这个答案后,一直密切关注这位入戏者的司天监成员终于从提心吊胆过渡到尘埃落定。
他们连连苦笑:“正如原小姐所看到的,或许是入戏加了这个进程,距离戏祭大典的日子越近,异常事件也在逐步升级。而非我们先前观测到的那样,以水为媒介出现在现实,持续不了多久又消失的海市蜃楼。”
“例如这处庆国遗址。司天监通过调取卫星图现,在昨晚的《邪祟》演绎结束后,它便凭空出现在现实,成为真实存在的东西。现在网络上到处都是对新遗址的讨论和猜测,造成的舆论影响不计其数。”
——相当棘手。
直到这时,原晴之才终于意识到,先前司天监找她那会说的话绝非危言耸听。若是任凭《夜行记》这么和现实融合下去,后果当真不堪设想。
除了戏里的那些人物,戏里虚构的王朝,背景,历史,文化。。。。。。也将全面入侵现实。
特别是亲眼在戏内见识到虞梦惊仅凭一张脸,就能遍杀容华,蛊惑众生的情况下。很难想象那些魑魅魍魉来到现实世界后,将会造成怎样的动乱。
“继续这样,考古学界得疯了去。上头据说都开始准备紧急预案了。”
“不过也不全是坏消息。”
见原晴之沉默,司天监成员又连忙安慰道:“监正在收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往遗址现场。虽然庆国遗址出现,但现场古迹大多风化,原先圣泉所在的位置也被土石掩埋,并未找到夜红神龛的踪迹。”
“所以,我们由此推断,虞梦惊应当不会这么快来到现实。。。。。。至于《邪祟》结尾那段新出现的,关于封印的内容,专家学者们已经成立专案讨论组,正在加紧研究。”
“确实。”
原晴之转念一想也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