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3页)
身旁的年轻人少见地有所回应。他擅自更改了措词,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表情似在咀嚼这个词语,“按照清单挨个解决目标,我喜欢这个主意,确定猎杀顺序的过程本身就很有趣。”
阴阑煦说话时眼中闪烁有危险的辉光。王久武假装没看到,岔开话题:
“假如这真是一份目标名单,视频中戴着棉手套的人,想必就是碑林案乃至小花园案的凶手。根据内线情报,东埠警方现在的工作重点正是调查凶手——”
“这次的‘任务’要想顺利完成,必须抢先警方一步。”
突然被打断,王久武顿了一下,反应过来后也只能笑笑,“你理解我的意思就好。”
但他还是接着说了下去:
“就像你说的,我们必须抢在警方之前找到凶手,才能真正完成这次任务。如果选择从‘凶手’本身入手调查,尽管我们比郑彬他们多掌握一条信息,进度上却无法将警方甩开太远,不足以改善眼下被动的现状;而且基金会还没有在东埠站稳脚跟,警方可利用的资源远比我们丰富,也存在反我们进度的可能。综上,我们必须换一个方向。”
扣着兜帽的身影由屏幕映上王久武那双浅褐色的眼睛,“这个人。这段视频还没交给郑彬,警方暂不知晓他的存在,假若我们抢先查出这个提供名单的人身份——”
他的话还没说完,一旁的年轻人再次出声打断:
“狐狸。”
王久武有些诧异地看向阴阑煦,然而对方已再次闭目养神,没有多作解释的意思。
他只好将目光重新移回屏幕,不过这回,他好像知道了为什么搭档会突然冒出一句“狐狸”
——
在那个男人的帽衫背面,用浅色的线绣着一只卡通狐狸。
王久武本想说“这怎么了?”
,但经阴阑煦一提,他现在越看越觉得狐狸图案的精致程度与褪色老旧的衣物不成对比。怀着七分的“姑且一试”
与十分的“并不确定”
,王久武在腕表输入“狐狸”
“卡通线绣”
“东埠”
等关键词,没抱什么希望地给昼光基金会。
这次不到半分钟,基金会那边就传回了讯息。
在东埠,居然真的有一只“狐狸”
。
只不过“狐狸”
是警局给一个老对手起的绰号,那人对自己有别的称呼,“江河清”
。
动身之前昼光基金会给他们印了一些东埠相关资料,王久武看到过这个“正式名讳”
。江河清,户籍上查无此人,真实身份不明,于几年前凭空出现在东埠,一手策划了当年轰动一时的“银行千万大劫案”
。警方事后才从落网劫匪口中获知有这么个“军师”
角色存在,该案是他打响自己招牌的第一桩生意,自此之后,东埠市几乎每起有组织有预谋的犯罪,背后都有一个年轻男子的身影。
但江河清给自己设计的名片上只有一个头衔,“策划师”
。他似乎仅只是“拿钱出主意”
,至今不曾直接参与过任何一次犯罪活动,这让警方更难追查其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