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汉朝426年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叁部 妖孽宫廷 第12章 和稀泥的艺术(第1页)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四书五经里有一本书,叫做《中庸》。

几千年来,为官者,奉行中庸之道,却忘了孔子还有一句话,叫做:乡愿,德之贼也!(《论语》)

什么叫乡愿?

就是你身边的那些老好人,谁也不得罪的好好先生,什么事儿都以和为贵,什么事儿都能自圆其说,作出合理的解释。

这种人外表忠诚谨慎,实际上一脑子坏思想,是个欺世盗名的家伙!

不分是非的老好人,是道德的破坏者。

刘心武《钟鼓楼》第四章:除了改革派和保守派,往往还少不了糊涂派(或叫和稀泥派)。

实际上,这种人没有自己的立场、思想和底线,不分是非,人云亦云,同于流俗,言行不一,伪善欺世,处处讨好,塑造出一副谨慎、忠厚、老实的模样。

这帮人,最擅长的就是和稀泥、踢皮球。

开口就是:这事儿不归我们管,多大点事?你们私下解决不行吗?我们这里风俗就是这样,没有办法的事情。

和稀泥,就是做事谁也不得罪,调和纷争。

季羡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是和稀泥,息事宁人的歪门邪道,不属于中国老百姓崇高的伦理标准。

汉朝的魏相,他治郡有方,深得民心。

汉宣帝即位后,官至丞相。魏相为人严毅,刚正不阿。

在任相期间,他整顿吏治,抑治豪强,选贤任能,平昭冤狱。

并要求各地官吏省诸用,宽赋税,奖励百姓开荒种田,积粮解困。

他与丙吉同心辅政,使君臣交泰,人民安乐。

魏相因在对策之中,成绩优秀,而被汉昭帝任为茂陵县令。

一天,一位桑弘羊的门客,冒充御史,住进茂陵传舍,而且态度蛮横,以县丞的迟拜见为由,捆绑县丞;

魏相疑其有奸,将其收捕立案,查实确系冒充,即按律处以死刑。

一时间,县中震动,治安大定。事后,魏相被升为河南太守。

魏相一上任,即禁奸邪,整顿吏治,直令豪强畏惧、百姓称快。

丞相田千秋死后,他的儿子任雒阳的武库令,见魏相治郡严厉,担心时间长了,会受罪责,就自已辞去了官职。

魏相派手下的使掾追赶,想喊他回来,终于不肯回来。

魏相自己遗憾地说:大将军听到这个长官辞职,一定会认为我因为丞相死后而不能礼遇他的儿子。

也会使那些当世的权贵们责备我,危险啊!

田千秋的儿子往西到了长安,大将军霍光果然因此责备魏相说:幼君刚刚继位,认为函谷关是保卫京师的坚固之地,兵器库是精兵聚集的地方,所以任命丞相的弟弟做函谷关都尉,任命他的儿子做武库令。

现在,河南太守不深切考虑国家大计,只是看到丞相死了就斥逐他的儿子,这是多么浅薄的举动啊!

后来,有人告魏相滥杀无罪的人,此事下到了主管官署。

河南的卒戍中任都官的有二三千人,阻拦霍光,自言愿意多在军队服役一年来赎河南太守的罪。

河南的老弱者有万余人守着函谷关,想要进去给汉昭帝上书,函谷关的官吏,把这件事报告了上级。

霍光因为武库长官辞职的事,就把魏相交给廷尉治罪。

魏相在监狱关了很久过了冬天,正巧赶上大赦才出狱。

又有朝廷的诏令让魏相去做茂陵县令,后来又迁为扬州刺史。

朝廷考查郡国的国相们,多数被贬谪过。

魏相与光禄大夫丙吉素来交好,丙吉在给魏相的信中说:朝廷已经非常了解的成绩与行为,将要起用您。

愿您慎重行事自我尊重,修养自身的才能。

魏相认为丙吉的话很对,因而把自己的威严收敛起来。

任刺史两年后,被朝廷征召为谏议大夫,又转为河南郡太守。

元平元年,刘询即位,是为汉宣帝,征召魏相进入朝廷,担任大司农,掌管中央财政,后来又迁为御史大夫。

四年后,长期把持朝政的大将军霍光去世,宣帝思其功德,以其子霍禹为右将军,任其侄乐平侯霍山领尚书事,其弟兄、女婿也各掌要职,还允许霍光的夫人霍显及诸女出入宫禁。

魏相担心霍氏的势力骄奢放纵,如若展下去,恐怕难于控制。

于是,通过平恩侯许伯向宣帝上书,说:《春秋》讥讽世世为卿相的人,憎恶宋三代人都做大夫,到鲁季孙的专权当道,都曾使国家处于危难祸乱。

从武帝后元年间以来,王室子弟能得到俸禄,国家的政事却要由冢宰来决定。

现在霍光死了,他的儿子又做了大将军,他哥哥的儿子做尚书,掌握政要,他家的兄弟女婿们掌有兵权,很有权势。

霍光的夫人显和他们家的女眷都在长信宫有名籍,可以自由出入,有的夜裹从禁门出入,骄横奢侈,放纵不羁,恐怕将来会慢慢的无法驾驭控制了。

应该想法削弱他们的权势,打消他们的阴谋,来强固大汉万世的基业,也使功臣霍光的声名得以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