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頁(第1页)
蘇陶生病以後,蘇文盛蘇文和就趕到了省城,他倆見自己的父親不好了,商量了一下便決定帶著父親回家,好讓父親落葉歸根。
說來也怪,等到了家中,躺在家裡的床上,蘇陶突然就清醒了過來,眼珠轉動著看了一圈,卻沒看到自己的大兒子。
他喊了幾句「文景」「文景」「文景」,掙扎了半天沒見到自己的大兒子,然後便咽氣了。。
蘇文景是在蘇陶死後的第三天趕回來的,他一回來,便被蘇家人圍了起來,有跟他獻殷勤的,有和他套近乎的,還有上前詢問蘇文景該怎麼辦喪事的。
蘇文景對這些人不親近也不冷淡,只是滿臉悲痛道:「我是入贅出去的,父親的喪事要怎麼辦,還得幾個弟弟來拿主意,我就不參與了。」
蘇文景說完,就跪倒在蘇陶的靈前,什麼話都不說了。
眾人見蘇文景這個態度,也不敢再去打擾他,就跟蘇文盛去商量蘇陶的葬禮了。
自從蘇文景回來,來蘇家弔孝的人就幾乎將蘇家的門檻給踏破了,不光本縣,就是別縣和府城的人都有不少來祭奠蘇陶的。
等蘇陶婚事完畢,蘇家人一整理別人送來的奠儀,才發現足足有幾千兩銀子的銀錢。
趙氏見了這些銀子眼睛都紅了,她就和自己的兩個兒子商量,要不要將這些銀錢都留下。
她現在是蘇家輩分最高的人,只要暫時先不分家,那這筆銀錢就能神不知鬼不覺到了她的手中。
可蘇文盛卻明白,那些人會送來這麼多奠儀,完全是看在蘇文景的臉面上,要是他們將這些銀子都給占據了,那蘇文景心中自然會不高興的。
他要是不高興,那蘇家人的日子就不好過。
蘇文盛將自己的想法說了,趙氏看著那些銀子還是十分眼熱,就說道:「文盛,只要我們不分家,這些銀子就到不了他們的手中。」
蘇文和也是這個意思。
蘇文盛:「娘,就算不分家,這些銀子我們也要讓蘇文景處置。」他一字一頓說道:「因為蘇文景是我們的依仗。就算他和我們再不和,面上也是沒有撕破臉的,加上還有文成在,他對蘇家還是有一分香火情的。要是觸怒了他,這一分香火情也沒有了,那以後蘇文景就只和文成走動了,我和文和可是一點他的光都沾不上了。」
這些銀子和蘇文景的面子情比起來,趙氏是真的想要這些銀子的。
這些年來,蘇文景也沒多照顧他們家啊。
不過趙氏還是決定聽兒子的,因為丈夫去了,那兒子就是家裡的當家人了。
「好,文盛我聽你的,這些銀子就讓蘇文景來處置。」
*
蘇陶去了一個多月,他的妾室們十分的安分守己,比蘇陶在的時候要安靜許多。
以前蘇陶在的時候,趙氏就看他們不順眼,可是礙著蘇陶還不敢做的太過分,現在蘇陶不在了,她們要在趙氏手上討生活,就更不敢做什麼了。
第279章你兒子有心事了
趙氏早就看丈夫的妾室不順眼了,現在丈夫不在了,正好可以打發走她們了。
不管是生孩子還是沒生孩子的,趙氏打算把她們都給發賣了。
趙氏想發賣丈夫的妾室,蘇文盛蘇文和卻都不同意,原因很簡單,父親剛死就發賣父親的妾室,對他們家的名聲可不好。
蘇文盛是個秀才,對名聲很是看重,蘇文和雖然不是秀才,可他的岳父曾經做過縣裡的教諭,也是十分要臉面的人家,他們家要是傳出什麼不好的名聲來,岳父肯定會對他更不滿意的。
趙氏見兩個兒子都不同意這件事,也只能作罷了。
*
等蘇陶的百日墳一過,趙氏就將蘇陶喪事的帳本拿了出來:「文景,這是你父親喪禮的帳本,你看一下吧。」
蘇文景接過帳本,掃了幾眼就放下了:「這奠儀怎麼這麼多?」
趙氏就說道:「這還不是看在文景你的面子上,才有這麼多人來送奠儀的。」
蘇文景垂下眸子,然後說道:「這筆銀子該怎麼辦,我卻是沒什麼主意,幾位長輩你們認為該怎麼做呢?」
這會兒除了蘇家人,還有一些蘇家族人在,聽到蘇文景問該怎麼做,那幾個蘇家的長輩紛紛開口,雖然他們說的話都不一樣,可意思卻是十分明確的,那就是這些奠儀都是別人看在蘇文景的面子上送來的,那就應該蘇文景收著。
蘇文景就說道:「依我看,那乾脆就分家吧。」
這是他和文成商量的結果。
他已經是別人家的贅婿了,分不分家倒是和他沒什麼關係,可只要一天不分家,那文成就得受蘇家的掣肘,就算有他在,有些事情還是不太方便的。
蘇文景說要分家,蘇家自然沒人敢反對,蘇文景沒要蘇家的田地,而是要了蘇陶奠儀的三千兩銀子。
剩下的銀子和蘇家的田地一起,由蘇家長輩做主分了家,還沒出嫁的女兒和哥兒,也都分了一筆嫁妝銀子。
*
知道蘇文景在家為父守孝,不知道有多少人來拜訪他,為了避免許多人來拜訪,蘇文景乾脆閉門謝客誰都不見,專心在家裡著書。
在數算這一方面,蘇文景領先這個時代許多,現在終於有時間了,他就把知道的數算理論整理出來,做成書籍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