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1页)
北皇与大臣密谋,设计在与南朝谈判时,谋杀南皇。
恰好长公主-峻宣带着四岁的小太子去给父皇请安,听到商议谋杀南皇一事。
峻宣在南朝住过两年,与舅舅感情较好,听了这事,吃了一惊,悄悄告诉了母亲。
齐后听了后,即时就愣住了,照北齐的规矩,她身边女子,又不能涉政,只能终日以泪洗面。
小太子不忍心看母亲这么伤心,偷偷将消息放给舅舅南皇。
齐皇计划失败,南皇虽然逃回南朝,却也吓破了胆,不敢再与齐皇为敌,而且招出传消息给他的是北齐太子。
这件事因峻宣而起,峻宣不忍心幼弟这么小小年纪便被毒杀,出去自首,供出是自己将偷听到秘谋一事,希望能以自己的性命换得弟弟平安。
废除太子,自是势在必行,除此之外,等待小太子的,还有一杯毒酒。
齐后不愿儿子因为自己被赐死,拼死相护。
然赶到时,已经晚了,太子已喝下毒酒。
齐后不甘心儿子就这么死去,给他灌下大量的绿豆汤,将还有一口气的长子交给亲信送出宫去救治,终是不治身亡。
与南朝解盟,齐后地位本来就不保,再加上这件事,朝中大臣对齐后自然是不住弹劾,甚至以兵权要挟,要求齐皇处死齐后。
齐皇无奈,只得下旨赐死齐后,然南皇向北齐递交了降书,每年上供大量金银,这时赐死齐皇,免不得要将南朝再次逼上鱼死网破的地步。
就算南朝灭了,北齐也将大伤元气,而西越早在一旁虎视眈眈,如果西越乘机来攻,北齐自会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加上齐皇念在与齐后多年夫妻恩爱的情份上,借机免了她的死罪,废去后位,连着她的另外两个儿子和长女峻宣一起囚在冷宫中,也算是平了朝中怨气。
齐后受不得接二连三的打击,最终是疯在了冷宫里。
齐皇废去皇后,自然要立新后来稳固自己的地位,于是当朝丞相的女儿贤妃自然是最好的人选,然贤妃自进了宫,就没生过孩子,不下蛋的皇后如何能稳住地位?
这让新后以及丞相都十分头痛。
陈贵人便将自己的儿子过继给了新后,那孩子也就是现在的峻珩。
齐皇和新后认为陈贵人贤淑,识得大体,将她升为妃。
陈家沾着女儿的光,被封为候,所以陈家其实就是峻珩亲生母亲的娘家。
这件事后,便另有一件事发生,就是囚在宫里的长公主峻宣失踪,传言说她受不了冷宫的生活,逃出了宫。
然深宫之中没了个把人,何况还是带罪的公主,又是已故废后的女儿,所以也激不起什么浪花,而齐后已经疯了,再罚也起不了什么作用,于是这件事便不了了之了。
后来南皇良心发现,派人前来请求接废后回南朝,废后已疯,齐皇自然很爽快的答应。
平日疯癫的废后却说什么也不肯和余下的两个儿子分开,新后和陈贵人借机挤兑齐后的两个儿子,纵着齐皇让她将儿子一起带回南朝。
按理这样新后和陈美人这样的要求很是无理,但不知是不是做皇帝时间久了,人也变得无情,被两个美人在枕边吹吹风,便迷了心窍,居然准了。
齐后带着两个儿子在返南朝的途中遇上倭寇,疯了两年的齐后居然清醒了,为了保住名洁,竟一条白绫吊死在战场上,她的两个儿子均死在那场战乱。
这件事传到齐皇耳中,齐皇只是默了一阵,什么也没说,北齐内也没有任何变化,只是百姓间背地里说起这件事,均是摇头长叹,不是仅能用一个‘惨’字可以形容的。
关于北齐的这些事,无忧还是在小时候听子言说的。
小时候她常缠着子言讲故事给她听,子言便将这些政事当成故事讲给她听。
那时她没有玩伴,平时也无人跟她说话。
所以子言讲什么,她都爱听,也只当是故事来听,却不知这些全是真实的。
等她长大以后,想起这些往事,觉得子言很是神奇,与她同样生活在深宫,却知道许多她不能知道的事。
不过身在二十一世纪的她,这些往事是不是真实的,而子言为什么会知道这些,已经不再重要。
她能记得这些,只是因为这些是子言讲给她听的故事。
对她而言,子言给她讲的每一个故事,都非常珍贵,所以她记得子言讲给她听的每一个故事。
现在重新回来,这些故事却又变成了朝代的真实过往。
陈府离无忧的郡主府,徒步也只要小半个时辰的路程。
正因为两家隔得近,峻珩和兴宁也没少见面。
峻珩的恶习,加上兴宁的恶名,两个人相互嫌弃,关系不好也就再所难免。
这次峻珩前来,落脚陈府也是理所当然。
三日后,果然陈候请了宛城最好的戏班为峻珩太子接风,为了显摆他与太子不浅的关系,自然难免大请特请,附近有头有脸的都请了个遍。
这样的场合,怎么少得了未来太子妃的爹娘,靖王夫妇也不能推辞,坐上了首席。
无忧自然也免不了同往,她脸上结痂刚去,还不能过于的吹风,所以就算去赴宴,也蒙着面纱。
常乐郡主相貌丑陋是众所周知,过去出门大多时候也是戴着面纱,所以她戴着面纱出现在陈府,丝毫不让人觉得奇怪,反而觉得这才是正常。
兴宁虽然人品不好,但因为毁了容,最不愿意的便是人家多看她的脸,于是平时穿衣也不喜欢花俏招人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