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终章之岁月(第1页)
张静安被袁恭硬是给拉走了。
当时还是懂事的,知道这事得他们夫妻两个谈。
就好像当年一样,她和袁恭要和离,谁还能替了她去?可她关心啊,她真的担心程瑶要吃亏的。
于是她指使袁恭遣人去监控事情的发展趋势。
人家夫妻之间说话,怎么好监控?
瞧她这词用的,果然是离了京了长进了不成?
袁恭拦着她,不让她着急。
靖江王亲自送了儿子回来,其实这事就有了戏,旁人摻和,反倒容易摻乱,不如就让他们夫妻自己解决。
你看人家王文静两口子多有眼色?
张静安就又问起王文静和郑圭的事情。
郑圭其人,说白了就是大海盗。可海盗做到他这个份上,你只拿一般海盗来看他,就有些愚蠢了。
你就看他堂而皇之在广州街上走来走去的样子,就知道这个人绝对不凡。
他在沿着冲绳到下洋一线,占了二十多个岛,便是以大岛为中心,如同星罗棋布,这可不是个简单的事。
靠的可是他的手段和手下上千条大海船。
就是前年,他听说他大兄尚有一子流落东瀛。竟然率领三百多条战舰北上,围攻了江户,让大名把那孩子交出。
江户大名何等人,哪里就肯受他威逼?
可他就敢开炮封住了江户港口,对峙长达月余,最后还是江户大名吃不住劲儿,请了祖籍福建的一个海商出面斡旋,主动将孩子用一条小船送到了海上还给他,这才了事。
浙江水师的提督听到这样的消息,简直可以羞死。
他战舰三百被倭寇戏耍,竟然被击沉了一多半,只剩下四十多条船狼狈的逃回了镇海。要论船,大秦不知道比倭寇强多少。可就连水师提督,都没有几个当真出过远洋的了。
当真和倭寇对战,竟然如旱鸭子上阵,在船上站都站不稳。
当真不如封了郑圭,让郑圭去打倭寇。
好歹他大岛王的名头一出,倭寇的船从来不敢过离岛。过了离岛,那么生死由命,就算死在了郑圭的手里,也是白死。
从西洋那边过来的船,更是都有了规矩,一律上货后在吕宋集结,汇集成船队募集一笔银钱交给郑圭的船队,就是谋求和郑圭的船队同行。有郑圭的船队在,一般的海盗就不敢动他们的船。
郑圭自己做着生意,还收着保护费,这日子不要太舒服。只是最近南洋那边来了荷兰人,英国人和西班牙人的商队。
说是商队,行事也与海盗没什么区别,甚至于比海盗还要凶残,到了岛上,就是杀人放火筑城,顺便把持市场,他们占了陆地,控制了货源,把岛上经商的大秦人集中起来屠杀,就是为了抢夺市场,顺便就威逼到了海路,甚至还想顺着海路一路打到大秦来。
郑圭做到了大岛王,化外称王并不是他的初衷。
海盗,在哪朝哪代都不会有好下场的,不是死在自己人手里,就是死在仇敌手里。
他是秀才出身,他郑家在福建浙江也是大族,他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子孙族人考虑。
可历朝历代多少盗匪被招安,成功者不过十之一二,而那十之一二大多数也不过是勉强做个平安公。
这不是郑圭的志向,他的志向还是大海。
他有理想为大秦捍卫开拓海疆,什么倭寇,什么荷兰人,英吉利人,西班牙人,都别想着腰里别把刀就来欺压大秦地子民,占大秦地便宜。
要是那些洋人敢到大秦来玩他们在西洋南洋玩的那套,他就要让他们彻底葬身海底,再不敢挑战大秦地国威。
这个理想很宏大。
郑圭的本钱也很宏大。
可不论是靖江王还是袁恭,都有点不敢承担他这样宏大的理想规划。
为了伟大的理想的实现,是要做出牺牲的。
郑圭无可选择,只能一路向前。
可袁恭和靖江王不同。
他们见过太多死在为理想奋斗路上的勇士,老练的政治家,往往不能就这么冲到台前。
因此,王文静和程瑶张静安的关系如此亲密。
可袁恭和靖江王都选择了和郑圭保持距离。反倒是把他推荐到了胡宪那里。
胡宪和他们不同,胡宪是原首辅刘能的人,刘能落马之后,他寻寻觅觅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靠山。抗倭事业是他的立身之本。
靖江王是要去打仗的,他不能和郑圭直接勾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