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崭露头角(第3页)
有些专家看着态度和善、可也存了疑问之心。
见苏悦年纪轻轻,新海洋公司接到任务才几天,哪怕你厚积薄,可文章中的部分观点,确实第一次听到。唯一的可能就是网络中五花八门的知识,真假难辨中拿来使用。
大家感慨苏悦还是经验少了一些。
苏悦的文章他们大部分认可,可文章需要严谨,代表市博物馆的宣传稿件,影响不小。
他们还是很欣赏苏悦的,新海洋副总李博正好说出了他们的质疑心理。省得他们出头了。
“您是?”
苏悦并不认识自家副总李博。
李畅赶紧介绍了一下,她也听出了副总李博存疑之心,副总李博看似关心苏悦,给他台阶下,其实包含了私心。苏悦文章哪怕有不严谨的地方,看博物馆的态度还是非常赞赏的,略作修改后不会有本质影响。文章被收用板上钉钉,而公司副总李博的文章,这会还不知道在哪儿。
苏悦哪里不知道副总李博的想法,不置可否。现在的他大不同以前。
他笑眯眯礼貌地同副总李博道了声:“谢谢!不用了!”
大家略微沉默了一下。
新海洋一把手王海兵扯了一下副总李博,现在不是窝里斗的时候。
新海洋一把手王海兵在公司没有看到苏悦这篇文章,下午自有其他分管领导负责,他也是刚刚看了,同样欣赏他的才华,想着看看他后面的表现,给年轻人一些空间。
副总李博知道这会时机不对,坐了下来。
“不知哪位领导、专家有疑问?还请名讲。”
苏悦望向对面客客气气地道。
“苏悦同志,你文章里介绍此次展出的国家珍藏,竹简版《黄帝内经》时,引申出了竹简保存不易问题,同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及解决方法,并按你所说今后新制作竹简时能大大减少成本及时间,但描述的不全面,让人无法具体了解全貌,这是大家一致的困惑所在,请你说清楚一下。谢谢!”
一位老专家面向苏悦提出了今晚最大的疑问出来。
李畅紧了紧拳头,然后又放松开来。
“我们知道,竹简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书籍形式,是造纸术明之前主要的书写工具,是我们的祖先经过反复的比较和艰难的选择之后,确定的文化保存和传播媒体。它第一次把文字从社会最上层的圈子里解放出来,向更宽广的社会大步推进。使得孔子、老子等名家名流的思想和文化流传至今。其中有先秦古文书写的《左传》《论语》《尚书》《毛诗》等保留至今。最着名的是重达192斤的《黄帝内经》。正是竹简让我们有时间见证古人的风采。”
在场的各位专家大部分知道这些历史,但再次听到苏悦绘声绘色地说起,也是再次感叹夏国古人的智慧。会议室内很安静,只有苏悦的声音回荡。
中间没有人打断苏悦重温夏国文化的进程,都沉浸在祖国的自豪中。
要入夏天了,风循着窗户进来,让大家心情平静,看着年轻、神清气爽的苏悦一字一句地诉说着。
“古人开创了古法,在历史的演变中,一些文化传承丢失,包括保存竹简智慧的丢失。”
苏悦停顿了一下。
其他人也是唏嘘不已。
“影响竹简完好的原因,第一点,收缩变形是一重要因素,竹材中的成分大量流失,导致竹简无法抵御干燥过程中的收缩力。第二点,防腐问题,在时间长河中,它们有的就像面条,一碰就可能化掉,上面长满了霉点,还有粉状物质。在座的各位应该都知道这些。”
“其他的不说,基于这两点困难,我能解决!”
苏悦掷地有声。
众人震惊!
“苏悦,你真的有具体解决办法?”
几位老专家不顾形象,迫切地追问。
其他人同样充满着期盼!
终于到了要水落石出,辨别真假,去伪还真的时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