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一股神奇的味道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章 阿兄在里作何物(第1页)

讲这个故事之前,得先梳一梳和马有关的事儿,特别是马政。

自虞夏时期开始,被列为六畜之一的“马”

就在国人的历史长河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可以说其地位与后世的航空母舰不相上下,皆为国之重器。

那时,负责管理马匹事务的官员职位可不低。早虞夏时代,设有牧正;殷商时期,改称牧师;西周东周,有太仆和校人。

祖龙的祖上秦非子,就曾因为给周天子牧马有功而被分封秦地,为祖龙吞并六国奠定了基础。

等到祖龙在咸阳祭天之后,昭告天下的《厩苑律》里面就有这么一条:“盗马者死,盗牛者加(枷)”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很简单,要是有人胆敢偷窃耕牛,抓住之后就会被判处枷刑以示惩罚;然而,若是胆大包天去偷盗马,那么不好意思,就看是偷盗者的脖子硬还是祖龙手里的刀影。

后来,刘亭长刘邦稳据长安,建立大汉。在此期间,厩律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尤其是吕后掌权执政之时,还特意颁布法令严禁母马外流他国,以防军事资源落入敌人之手。

由此足见,马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已经高到了何种程度!

很多时候,大家都说宝马香车,实际上可能也没有理清为啥对宝马那么追捧。看到秦汉的这两条律令之后,或许会明白是怎么回事吧。

汉朝建立之后,马政制度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展和完善,并被划分为官方饲养马匹以及民间私人养马两个部分。

然而,无论是哪个板块,负责牵头此事的官员均是位列九卿之一的太仆。不仅如此,在各个郡县乃至封国内,同样设置有专门管理马政事务的官吏,被称作“马丞”

、“厩长”

或者“厩丞”

从中央到地方,一级一级主持马政的机构和官吏,平时与传驿系统相结合,一旦战事爆,他们便要迅地向军队供给所需的战马资源。

杨坚同学上位后,曾在陇右地区大肆养马,哪知道下面的人借口吐谷浑阳奉阴违,等到杨坚同学派亲卫大都督屈突通去陇右检查群牧,“得隐匿马二万馀匹”

恼怒不已的杨坚同学差点把长安城的房子给掀翻,好在屈突通再三劝谏,这才打消了处决太仆卿慕容悉达以及众多监官共计一千五百人的念头。

隋末时期,天下大乱,十八路反王以及三十六路烟尘纷纷揭竿而起,战火纷飞,整个国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驻守在太原的唐王李渊,面对如此动荡不安的局势,深深感到马匹资源的极度匮乏成为了制约他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李渊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向突厥称臣。通过这种屈辱的方式,李渊最终从突厥那里获得了珍贵的二千五百匹战马,为李唐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幸运的是,李二极为争气。父亲用尊严换来的战马,被他组建为了玄甲骑兵,成功地将曾经不可一世的突厥军队打得屁滚尿流。

不仅如此,他还生擒活捉了一众大大小小的可汗,并将他们押解至长安,让这些昔日威风凛凛的敌人在大唐的土地上跳起了舞,刷回了颜面。

等到了偏安一隅的赵宋,因为缺少养马地,尽管朝廷采取了诸如保马法、户马法等一系列旨在增加马匹数量的政策措施,但在抵御来自西边和北边强敌的时候,宋军依然面临着无马可骑的困境。

无奈之下,宋朝只得大力展重装步兵,依靠士兵们的血肉之躯去顽强抵抗西夏“铁鹞子”

和金国“拐子马”

等精锐骑兵部队的冲击。

老朱北征,就曾吃过无马可用的亏。洪武六年,老朱迫不得已,再次定下养马之法,令民共养马匹,并规定了养马的数量与孳息数。“江南十一户,江北五户共养马一匹。”

——“骑兵连,进攻!”

每次重温《亮剑》,但看到连长孙德胜在只剩他最后一人,左臂断了,右手拿军刀也在抖的时候,但他还是举起军刀,用尽全身的力气怒吼“骑兵连,进攻!!!”

每每都会潸然泪下,痛不欲生……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再回到即将要讲的故事。

话说在虢州湖城,有个叫常青奴的人。自小便是一副憨态可掬、傻乎乎的模样。待到成年之后,常青奴亦未能幸免,作为征募的民夫派遣至马场,负责饲养官马。

当时,负责管理马场的果毅都尉,也是个有心思的人,为了确保完成上头的任务,在马场推行起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根据征募来的民夫人数,把养马的任务搞成了责任到人。

常青奴的哥哥,与果毅都尉相交莫逆。看着常青奴的样子,果毅都尉对常青奴也就颇为关照,仅分配给他一匹毛色苍白相杂的骓马进行饲养。

然而,照顾是照顾,但果毅都尉对于工作质量的要求却是丝毫不打折扣。

哪个人养了几匹马,什么毛色,怎样养的,隔三差五的,果毅都尉就会对这些民夫进行抽查。答不上的,多多少少都会有些惩罚。

这常青奴倒也奇葩,等到果毅都尉抽查的时候,问他养的什么马。常青奴总是一股老神在上的样子,“将军,俺养的是一头灰马。”

起初的时候,那位果毅都尉表现得相当有耐心,一次又一次地教导着常青奴:“记住啦,这可是骓马啊,可不是什么灰马!而且呢,它是一匹马呀,不能说是一头马哟!”

有果毅都尉亲身教,常青奴当场回应起来倒也算能跟上节奏。但等到第二天果毅都尉再问他时,他又是那句老话,“我养的是一头灰马。”

每次,其他的民夫因为回答不上的时候,总是会嘀咕常青奴的事,慢慢就传到了果毅都尉的耳里。“我们受责罚,为什么他常青奴就不受责罚呢?”

这让果毅都尉有一种“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