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250(第3页)
想到此前驿长透露过的消息,这一行人是为迎接襄王遗体而来的,那么……
“那是——?”
驿长自登记驿马死损更换的账簿上抬起头来,“我没跟你说过吗?那是安定公主。也算你有福,昨日给你看诊的,可是能够出入禁宫的孙神医。”
驿卒:“……”
他这可疑的沉默,让驿长顿时警觉发问:“你没说什么不应该说的吧?”
安定公主南下迎灵,并未提前知会,他也是等到人来了才知晓。好在她也没有大张旗鼓的意思,甚至没怎么在外出现,就已安寝休息了,今日也顺利离开此地,让他不必再因贵客在此而担心。
像他们这种驿长,别看是朝廷命官,擅自丢了马匹不上报都要被杖打一百的,可不敢搞出什么乱子来。
驿卒摇头:“应该没有。”
他仔细地将自己的话都想了一遍,发觉自己说出的好像都是安定公主的好话。
“我说的都是情真意切的夸奖。”
至于是不是情真意切,而非言不由衷,孙思邈看得很清楚。
他起先还有几分疑虑,不确定自己对安定公主做出的答复是否太早了。可现在在一名驿站小卒的表现里,他却忽然坚定了自己的答案。
安定公主站在踏实的土地上,以十年磨一剑的方式种下了一颗颗种子,现在便是合该由她收获的时候。
相反,那位前任太子……
自入襄阳城后,孙思邈便留意着城中百姓的情况。
按说襄王当了十多年的储君,倘若真有因数次监国而在百姓中享有声望,在获知他死讯的时候,当地百姓也总该有所表示。
可在这座襄王宅邸之外,非但没有百姓为之哀悼所赠告祭之物,反倒很有一种门可罗雀的冷清。
真正对敬怀太子之死而心神动荡的,竟是那襄州的刺史。
不过也实在不能怪他如此惶恐,谁让他是怎么都没想到,李弘居然会病死在襄州这个地方。
原本被丢了个废太子到他的地盘上,就已经够让人胆战心惊了,哪知道,让人担心的事情还能再多一件。
而现在,镇国安定公主亲自抵达此地,以她在朝堂之中所把持的权柄,怎知不会对他发起问责。
李清月朝着他脸上瞥了一眼,就能猜出他到底在想些什么。
她伸手接过了一旁医官递来的口罩,“襄王府中的人自我皇兄病逝后有无外出?”
“没有,绝对没有!”
襄州刺史只差没拍着胸脯保证,“襄王妃也有吩咐,连带着当日送信而来,接触过襄王的信使,全被隔绝在了这里,一应衣食用度都由我让人送来。”
“也不知道襄王到底是在何时染上的病症,落得这个英年早逝的结局。”
“襄王妃……”
李清月的目光微微一动,“她在哪儿?”
襄州刺史又苦下了脸:“此事我也当真难办。襄王妃和襄王似是伉俪情深,于是自襄王病笃时,襄王妃就将自己也给锁在了屋中,到了襄王过世后,她又将在将一条条命令下发后,重新将自己锁在了一个院子里。说是……”
“说是,如若长安城中有人来迎回襄王遗体,那就让他来领,至于她的话,或许已被太子的病症所感染,还是自此留居襄州,在这里等死的好。”
李清月沉默了一瞬,这才开口回道:“……我知道了。先带我去见皇兄吧。”
襄州刺史说什么襄王妃和襄王伉俪情深,愿意为他殉情,李清月其实是不太相信的。
她对杨明舒虽然了解不多,仅限于当年和外祖母提起让她来自己麾下无果,还有她嫁入东宫,以及几次被她拒之门外的拜访,也觉对方虽然循规蹈矩得厉害,像是个标准模板的世家贵女,却并不像是个会为李弘而死的人。
当日太子被废的诏书传到东宫时,杨思正这个太子属官看起来都比杨明舒哀凄绝望。
那怎么没见杨思正为李弘殉葬呢?
想到阿娘说的李治有意对弘农杨氏动手,李清月在心中有了几分猜测。
但在见到那位襄王妃之前,李清月还是得尽到自己这个迎灵的义务,先去见一见追谥敬怀太子的李弘。
……
在李清月来前,襄王府内已布设了灵堂,将李弘的遗体安置在了其下的凌阴之内。
他死的时候本就是元月冬日,快马报信和李清月的出发也都没耽搁多少时间,以至于他的尸身看起来还保留得相当完好。
要李清月看来,一个死了的李弘,可要比活着的时候讨喜多了。
但一想到她刚来到此间的时候,李弘其实还得算是她见到的第二个亲人,而彼时的他也还是个浑不知世事的孩童,却已在权势地位的变换中走到了今日的这一步,真是不能不让人感到时过境迁的怅惘。
可他既是武周改换李唐江山的一个障碍,死在此时又何尝不是一种幸事。
“将他的尸体移入辒辌车吧。”
襄州刺史紧跟在安定公主的后头,原本见她负手而立看向这灵堂,沉默得让人心惊,想要出声安慰她两句,却见她回头之时已果断地做出了决定。
“不……不让襄州名流前来拜祭?”
李清月回道:“就算你邀请他们来,他们敢来吗?”
敬怀太子的这个谥号里,已明摆着透露出了很多信号。虽然复位为太子,但“怀”
为中谥,“敬”
也不是什么一流的上谥,仿佛是天皇天后苦思良久,也没能为其找到一个合适的词,来彰显他的文治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