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页(第2页)
之后纪国做出些成果,诸侯国无不效仿。
但技术就是这样,或许原理不怎么复杂,但真正想要学会,一点点技术差距,那就是天堑。
拿造纸来说,说白了竹子泡水,可怎么泡效率最高,怎么才能得到植物纤维,需要很长时间的钻研。
其他各国不得其法,唯独下了大力气钻研的昌国有了眉目。
上次郑锡就提过一嘴,纪凌自然知道。
这会祁喜提起此事,既是问纪国能不能卖他恶金农具,也是暗暗提醒,等昌国做出恶金,纪国再想售卖的话,就有些晚了。
世上的钱谁都想赚啊。
公子钦也听出话里话外的意思,但他根本不慌,有凌弟在,这种事不用操心。
纪凌也笑:“昌国做出来了,也不好量产。”
单独做铁器没问题,可问题是量产。
纪国独有的炼铁法,超越这个时代近千年,融合了无数人的智慧。
纵然昌国可以跨过几十年的鸿沟,但想几年里赶上千年的进度,基本不太可能。
祁喜没想到,自己竟然没吓唬住人。
看来这位传说中的公子凌果然多谋。
这下祁喜发愁。
这些恶金农具实在太好用,种子也很特殊。
怎么才能从纪国弄来这些东西?
祁国有什么值得交换的?
金银?
这都不用说,纪国那几个厂子都是吸金大户,人家纪国富得流油。
就算给金银,那定然是祁国不能承担的价格。
粮食?
这就更好笑了。
纵然纪国田地数量没他们多,可这质量。
祁喜脸色难看,他不得不承认,纪国田地的质量,比祁国好太多。
庄稼质量更是不错。
现在虽是二月份,但地里的庄稼长得极好,这些东西他最熟悉不过。
原本看到庄稼的欣喜变为担忧。
他们祁国一直以种田厉害自居,从分封开始就在研究,这百十年更是突飞猛进。
可惜自家的突飞猛进跟纪国比起来,根本一文不值。
祁喜本以为换农具无望,只要罢休。
可他在纪国官员陪同下去酒楼吃酒,听那酒楼伙计随口道:“从明年起就没有便宜盐了,不知道盐价会如何。”
便宜盐?
盐价?
祁喜眼睛一亮。
对啊。
盐!
纪国的盐一直是他们提供。
对盐这种事,祁国并不在意,他们虽然有几个城池靠近海边,但还是种田为主。
盐够用就行,顶多这几年要提供给纪国,所以多晒了点。
祁喜掐着指头算算时间。
赔偿纪国的盐马上要到期。
那是不是可以用这个来换?
盐这东西谁家也不可或缺,纪国人一天吃三顿饭,用的盐肯定更多!
想到这,祁喜吃饭都更香了。
不过刚吃一口肉,再吃一口饭,纪国怎么回事,连种出来的米都更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