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点头(第1页)
秦丰赞同地点点头,“你说得对,皇上过于信任地方官员,但这也是历史遗留问题,改革不易。但我必须改革军制,并建立情报机构,实时掌握全国动态。”
张雄说:“云中君您做得够多了,如此风雨飘摇的局面,没有凡手段,怎能一一平息?”
他充满信心地补充:“我相信,五年之内,大秦必会更加繁荣,百姓安居乐业,不受风雨侵扰,免于饥寒之苦。我对秦丰的能力深感认同。”
这也是他宁死也不愿开城投降的原因,他已经把自己视作秦人,承认了赢政的统治。秦丰放下粥碗,站起身,思绪仍围绕着张雄的建议,心中盘算着回到咸阳后如何实施。
过了一会儿,秦丰问张雄:“羌族王庭的情报打探得怎么样了?”
他认为先从羌族下手,因为成峤已经是瓮中之鳖。
张雄回答:“已经探明,羌王的老巢在兰弥山脚,那里是羌族王庭的所在。”
“昨天的追击导致羌族二十万大军伤亡过半,剩下的残兵败将会聚拢到王庭附近。根据我对他的了解……”
羌王!
秦丰颔沉思后转向张雄:“我打算突袭羌族王庭,你有什么建议吗?”
得知秦丰要攻打羌族王庭,张雄睁大了眼睛,他没想到秦丰这么果断。
秦丰微笑道:“你刚才说,羌王十日内就会西迁,如果不尽快摧毁他们,下次就不知何时了。我要让世人明白,侵犯强秦者,无论多远,都要到底。”
张雄深知秦丰的决心,庆幸自己与他是同一阵营:“羌族王庭离义渠城大约一千五百里,但道路开阔,行军无碍。你计划带多少人?”
秦丰答道:“只带护军,一万兵马足矣。”
面对张雄的质疑,他挥挥手:“长途奔袭,出其不意攻击王庭并非不可能。况且,也许我在半途中就能擒获羌王。”
“这……”
张雄一时语塞。
但他明白,秦丰带领一万精锐护军,度至少提升五成。此刻,时间对他们至关重要。“我会率领护军直奔王庭,你和段星河率义渠铁骑向西南推进,扫荡沿途羌族部落;徐恭率领骁骑军从西北绕道逼近王庭,消灭遇到的羌族部落。”
“这样一来,羌族可灭,大秦西部边境隐患也得以清除。”
秦丰阐述了他的作战计划,一旦行动,将以雷霆之势彻底解决问题,不留后患。
张雄表示同意:“羌族一日不除,对义渠而言就是心腹大患。他们不仅可能强攻义渠,还可能跨境侵扰。彻底解决羌族,才能真正稳固义渠边疆。”
吃完早饭,将领们集合,秦丰分配好任务后,率领护军迅西行。护军所骑的战马都是上等的黄驹宝马,行军度极快。
羌王!
单是这些马匹,秦丰一年的花费就不计其数。队伍一路疾驰,无人交谈,只留下马蹄声在耳边回荡。
当他们向西奔驰五百多里后,开始逐渐现零星的羌族逃兵和河边的羌族部落。面对羌族人,护军毫不留情,铁蹄和长矛无情地碾压过去。羌族士兵望着冲来的护军,惊愕不已,完全没有任何生机。他们刚刚燃起的希望,在护军的铁蹄下瞬间破灭。
羌王在残兵的保护下,已逃至开都河畔。疲惫的大军绕过开都河,再向西三百里即可到达王庭。经过一夜逃亡,残兵疲惫不堪。羌王在河边集结残部,稍作休整。“大王,喝口水吧。”
阿史那查查走近,递上水壶。
羌王一把抢过,大口喝水,咕咚咕咚的声音中夹杂着喘息。“啊!”
一口气喝完,疲劳减轻了不少。
“大将军,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羌王询问阿史那查查,眼中满是迷茫。
此时,他的内心已经慌乱无比,对秦丰留下的深深恐惧让他束手无策。阿史那查查低垂着眼帘道:“大王,以秦丰一贯的作风,即使我们举族投降,他也绝不会接受,他的目标是要我羌族彻底。”
“现在,我们应该尽快联络各个部落,集结民众和军队,渡过乌水河,往西方寻找生存之地。”
他接着说,“那里的土地广阔人烟稀少,到处都是无人管辖的草原,只要在那里休养生息数十年,我们一定能东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