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激荡年代观后感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章 风云人物但社死(第1页)

“来来来,快坐!”

苏钢厂厂长办公室,郑厂长一脸喜色地拉着聂子航坐下。

“你现在可是咱们苏南县的风云人物啊!”

望着满面春风的郑厂长,聂子航谦虚道:“不敢当!我这次只是运气好。”

近几天的时间,聂子航这句“不敢当”

不知说了多少遍,他自个儿也把县政府到日报社的路走了好几遍。

郑厂长亲自给聂子航倒了杯水,小聂霎时站了起来,双手接过:“厂长,咱不用这么麻烦。”

郑厂长志得意满,乐呵呵地摆手:“你坐就是了!动辄站啊坐的,咱们又不是在报社里受采访。”

这话说的虽是,但聂子航非常清楚,什么叫“水满则溢,月满则亏”

,绝对不做骄兵必败的行径。

愈是在风口浪尖,人愈是要认清自己的处境。

姿态不必高,枪打出头鸟。

“这回多亏有你了,那位《百姓日报》的李记者顺道走访了一遍苏钢厂,记录了咱们的优秀生产成果啊。”

说到这里,聂子航心里难免有点疑惑。

按理说,高考状元一般都是由各地省区报纸公开表彰,他的作文会和分数为什么会捅到燕京媒体的地盘去?

难道是因为刚刚恢复高考,各地媒体对此分外重视的原因么?

实则这一部分的原因,还是聂子航存在着与时代认知的偏差。

1977届的高考状元,在改革开放前夕的时代背景下,决计是未来的风云人物。

《百姓日报》作为全国风向标,不仅需要迎合政策落实,还要引导时代风气。

因此,1978年年初的《百姓日报》上,分出了几版分别报道各地高考情形与高考状元的事迹。

譬如,报道聂子航事迹的那版报纸上,也报道了一位名为刘学虹的燕京女状元事迹。

聂子航捧着热乎乎的搪瓷水杯,说道:

“厂长,从李记者的谈吐来看,他是一位十分脚踏实地、注重实际情况的记者,他选择来咱们厂里考察,并愿意撰写报道,那是工人大哥们的功劳,这与我无关。”

();()  郑厂长欣慰地点头:“子航啊,你比前几年的时候成熟了许多啊!我记得你父亲走了之后,你也不大爱说话,问你两句话也蹦不出个响儿来。”

说到这里,郑厂长不无感慨地搓着手道:“真是‘男大十八变’啊!”

对于郑厂长与苏钢厂,聂子航一直抱有好感,何况郑厂长早在高考前就十分热心地为他参谋后路。

要知道,苏钢厂一个正式编制名额不知有多少人眼红,郑厂长能对他开这个口,即便聂子航是楷模子女,也一定排除了不少阻力。

聂子航本来想说“承蒙厂长的多年照顾,他才能有这份荣誉……”

但转念一想,又觉得这句客套话实在没有必要,反而显得疏远又生分。

滴水不漏是好事,但做人要是太周到,有时反而会陷入“伤仲永”

的困境,步《红楼梦》里薛宝钗的后尘。

“厂长,今年二月份,燕京大学如果来了录取通知书,我可能就得离岗了……在我走之前,我想给您推荐个人选。”

郑厂长顿时来了兴趣:“哦?什么人能让你开口推荐,我倒想听听。”

“是石灰厂一個知识青年,他也是苏南县人,家里都是农民,受政策就近分配在石灰厂进行临时任务,姓于,叫于敏宏。”

见郑厂长思索着,聂子航继续说道:“他今年也参加了高考,我是与他在图书馆相识的,老实,好学,只不过他预计的高考成绩不太理想。”

“你这话,我知道了。”